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3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釋菜,名義徒存,儀文無可考者。唐《開元禮》彷彿《儀禮 饋食篇》節文為詳,朱文公謂《政和新儀》差錯,獨於《開 元禮》有取,申明至於再三,竟格不下。身沒之後,郡邑 放而行之,能通其義者尟矣。中原文物肇開,四方取 則,舍魯奚適?闕里昔罹兵革,宮室荊榛,蓋二十年,牲 殺器皿衣服不備,勢使然也。而儀章度數固多可議 者,象設非古也。《開元禮》猶云設席,是無象也。高臺巍 坐,而席地之禮不可見。帶劍,秦、漢冠服之飾也,《開元 禮》朝會猶有解劍之席,冕服挾劍,未之有聞。二者之 失所從來久矣。神位西坐東向,尸位也。配位東坐西 向,主人位也。自尸禮廢,禮家謂「自內出者無匹不行, 自外至者無主不止,故立神以配而」為主焉。開元以 後,遷神位南面,配位猶故也。進顏、孟南向,參列如浮 圖、老子宮者。孔氏《祖庭廣記》謂金大定四十年所行, 何所稽乎?楹間兩階,五齊三酒,以四代之器為備物 之享也。列數瓦缶,果為何說?尸尊不就洗,禮也。登罍 爵於床,洗者以尸尊自居,犧象不錯諸地,主人遂不 坐實爵,簡亦甚矣!幣「之未薦,置神位之左,示不敢褻; 陳之階庭,與主人俱升,則不嚴矣。」蓋事由草創,未之 講也。予典教於茲,思有以正之。顧不學雜服,不能安 禮,而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乃取朱文公所考訂,自《儀 禮》《開元》而下,裒為一編,命學徒肄習,且與講說義數, 使之入耳會心,既知義理之安,將不期改而自改。併 附社稷、風、雨、雷之祀,庶幾好禮者有取焉。抑《禮》有本 有文,是書所載文也。習禮之士,因文而究其本,知交 於神明,不徒籩豆之事。微之顯,誠之不可揜也。如此 則可謂知禮矣。若夫器樂冠服之度,則又博採諸家 之說,從其是者,訂其失者,與此編并藏孔氏,俾後來 之文獻有足徵云。

明方孝孺武王戒書一卷

按孝孺自序武王戒書見于大戴禮太公金匱陰謀者凡三十三章古文闕有間矣學者考信惟在乎六經然虞夏商周之遺事善言出乎六經之外而可信

「者多矣。湯之《盤銘》,不載于《商書》,而曾子稱之;與經並 傳,為訓萬世。政典不列于百篇文目,而為人所傳誦, 遂為《夏書》之首。」六經雖不可附益,然先王之微言弘 訓,安可偏廢哉?予悲夫!是書者,太公受之古先聖王, 而傳之武王。武王銘於用器,以戒其身,且及其子孫。 其言之善者,與《詩書要義》何以異焉?學者以非經而 「外之,非惑乎?」因為注釋其意,以示來者。蓋聖人之言, 譬之方書,而天下之學道者,皆被疾之人也。有志于 養生,雖單方曲伎,出閭巷之所傳,或是以延年。苟為 無志,雖授以龍宮之祕藏,亦多死于國醫之手。然則 書豈有工拙哉?顧用之如何耳。是不善用,則《六經》千 載為空言。傳得其人,得此言而用之,亦可以保身治 家矣。

胡廣禮記大全三十卷

按陸元輔跋禮記大全就陳氏集說而增益之凡四十二家纂修者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奉政大夫胡廣奉政大夫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侍講楊榮

奉直大夫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侍講金幼孜,翰林 院修撰,承務郎蕭時中、陳循,翰林院編修,文林郎周 述、陳全、林誌,翰林院編修,承事郎李貞、陳景著,翰林 院檢討,從仕郎余學夔、劉永清、黃壽生、陳用、陳璲,翰 林院五經博士,迪功郎王進,翰林院典籍,修職佐郎 黃約仲,翰林院庶吉士涂順,奉議大夫、禮部郎中王 羽,奉議大夫兵部郎中童謨,奉訓大夫禮部員外郎 吳福,奉直大夫北京行部員外郎吳嘉靜,承直郎禮 部主事黃裳,承德郎刑部主事段民,承直郎刑部主 事洪順、沈升,承德郎刑部主事章敞、楊勉、周忱、吾紳, 文林郎廣東道監察御史陳道潛,承事郎大理寺評 事王選,文林郎太常寺博士黃福,修職郎太醫院御 醫趙友同,迪功佐郎北京國子監博士王復原,泉州 府儒學教授曾振,常州府儒學教授廖思敬,蘄州儒 學學正傅舟,濟陽縣儒學教諭杜觀,善化縣儒學教 諭顏敬守,常州府儒學訓導彭子斐,鎮江府儒學訓 導留季安,共四十二人。當日《諸經大全》皆攘竊成書, 以罔其上。此亦必元人成書,非諸臣所排纂也。

趙有桂夏小正集解一卷

按王褘序夏小正世以為夏書其書在大戴禮中傳之者戴氏也鄭康成為之注或曰盧辨注謂為鄭氏非也潁川韓元吉氏嘗以范太史家藏舊本校定之

然與故所傳關本訛舛不同。會稽傅崧卿氏又據關 本而為訓釋,實多所補正。及考亭朱子集《儀禮》,尊信 《小正》而用之經,其論定者旨益加明矣。今括蒼趙君 復集諸家之說而為之解,於是為尤詳密者也。以予 論之,《小正》之為《夏書》,不可無疑者。孔子定書,斷自唐 虞。《虞書》以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為事,《小正》其遺 法也。孔子嘗曰:「吾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 吾得夏時焉。」及答顏淵問為邦,曰:「行夏之時而作《春 秋》,用夏時以冠月。」其有取於夏時如此。設《小正》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