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3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圖五卷,《禮記音》一卷。

謝楨《禮記音》。《七錄》一卷。

陸德明曰:「不詳何人。」

司馬伷《禮記寧朔新書》。《七錄》二十卷《唐新、舊志》同, 《隋志》作「八卷。」

《舊唐書》「司馬伷序,王懋約註。」

孫毓《禮記音》。《七錄》一卷。

繆炳《禮記音》。《七錄》一卷。

蔡謨《禮記音》。《七錄》二卷。

陸德明曰:「謨字道明,濟陽考城人,晉司徒文穆公。」

曹耽《禮記》音。《七錄》二卷《唐志》同。

《陸德明》曰:「耽字愛道,譙國人。東晉安北諮議將軍。」

尹毅《禮記》音。《七錄》二卷《唐志》同。《釋文序錄》二卷。

陸德明曰:「天水人。東晉國子助教。」

范宣《禮記音》。《七錄》二卷。

陸德明曰:「宣字宣子,濟陽人。東晉員外郎。」

按《釋文詮》《爾雅注》「蝗」 字引范宣《禮記》音音橫。

徐邈《禮記》音。《七錄》三卷《唐志》同。

劉昌宗「《禮記》音。」《七錄》五卷。

徐爰《禮記》音。《隋志》二卷。《唐志》同。《釋文序錄》三卷。 雷肅之《禮記義疏》。《七錄》三卷。

《隋志》注:「肅之,宋豫章郡丞。」

按:《雷氏義疏》:《樂記》「治世之民安以樂,讀至『安』絕句,『以樂』二字為句。」

庾蔚之《禮記略解》。《隋志》十卷,《唐志》同。

陸德明曰:「隋潁川人。宋員外常侍。」

葉遵禮《記注》。《七錄》十二卷《唐、新、舊志》同。

陸德明曰:「遵字長儒。燕人。宋奉朝請。」

何修之《禮記義》。《唐志》「十卷。」

樓幼瑜《禮記捃拾》三十卷。

《禮記·摭遺》別說《七錄》一卷。

《浙江通志》:「幼瑜字季玉,南齊時金華人。」

梁武帝《禮記大義》。《隋志》十卷,《唐志》同。

《簡文帝禮大義》二十卷。

賀瑒《禮記新義疏》。《隋志》:「二十卷。」

皇侃《禮記義疏》。《隋志》九十九卷。《唐志》五十卷。

《梁書武帝紀》:「大同四年冬十二月,兼國子助教皇侃表上所撰《禮記義疏》五十卷。」

陸德明曰:「梁國子助教皇侃,撰《禮記義疏》五十卷,又傳《喪服義疏》并行於世。」

孔穎達曰:「皇氏雖章句詳正,微稍繁廣,又既遵鄭氏,乃時乖鄭義,此是『木落不歸其本,狐死不首其丘,未為得也』。」

《禮記》講疏。《隋志》四十八卷。《唐志》百卷。

按:《隋》《唐志》二書,卷數懸殊,蓋以「義」 為「講」 ,以「講」 為「義」 也。

沈重《禮記義疏》。《隋志》四十卷。《唐志》同。

《禮記》音。

陸德明曰。重撰問禮。《禮記》音。

戚袞「《禮記義》四十卷。」

《陳書》:戚袞字公父,鹽官人。梁武帝除揚州祭酒從事史,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懷方北人,自魏攜《儀禮》《禮記》疏,祕惜不傳。及將亡,謂家人曰:吾死後,戚生若赴,便以《儀禮》《禮記》本義付之。若其不來,即宜隨屍而殯。其為儒者推許如此。尋遷員外散騎常侍,兼國子助教。

褚暉《禮記文外大義》。《隋志》二卷。

《隋志》注:「暉,祕書學士。」

劉芳《禮記義證》。《隋志》十卷,《唐志》同。

劉雋《禮記評》:《隋志》十一卷。《唐志》十卷。

熊安生《禮記義疏》。《唐志》:「四十卷。」

孔穎達曰:「熊氏違背《本經》,多引外義,猶之楚而北行,馬雖疾而去愈遠矣。又欲釋《經》文,惟聚難義,猶治絲而棼之,手雖繁而絲益亂也。」

《緱氏禮記要鈔》。《隋志》十卷。

何氏《禮記義》。《隋志》十卷。

按:孔氏《禮記疏》每引「何引」 之說,疑即引《書》。

亡名氏《禮記義音義》。《隋志》七卷。

《禮記》:「隱。」《唐志》「二十六卷。」

按:陸氏《釋文》每引《禮記隱義》,如云:「樂浪人呼容十二石者為鼓,齊人以相絞訐為掉磬。」腱,筋之大者。魚須文竹,以魚須飾文竹之邊。侇之為移也。符長,符謂甘露醴泉之屬,長謂麟鳳五雲之屬。攷《隋志》不載,惟《唐志》有《禮記隱》二十六卷,疑其脫去「義」字即是書也。注:孔氏《禮疏》亦引之。

《禮記義疏》。《隋志》三十八卷。

《禮記》疏。《隋志》十一卷。

《禮大義》。《隋志》十卷。

《禮大義章》。《隋志》七卷。

《禮記類聚》。《唐志》「十卷。」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