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3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信齋楊氏既以所聞於節齋蔡氏者附注於《家禮》之後矣,然先生於諸法之所去取折衷,不但此一條也。時登因不自揆,以《傳》為綱。注之足以發《傳》者,列於《傳》之左;疏之足以釋《注》者,附於《注》之下。參次諸家而斷之,朱子名曰《補疏》,而附冠、巾屨之屬總而名之曰《深衣翼》。其質之經傳而無所見,求之他書而不知其左驗者,間以愚意,妄述其說,以俟來者正焉。本篇自司馬氏、王氏外,有曹《易》者,頗取朱子之書以詆其說。然其因先生說而正之者,既不明言其所自,若自以為有得;先生所引而未發,又不能參合考訂,以求其義,復不自知其所失,且重複不瑩,視兩家若詳而實略,若醇而實疵也。黃氏說本朱子,楊氏早學於朱子,晚受稿於黃,故附注特詳焉。嗚呼!自秦滅六籍,古制蕩然。漢興,無能改於其舊,猶賴專門諸儒收合餘燼,窺見一二。然其所尚者訓詁或背於經,所及者制度未悉於理。自河間獻王之禮逸,無復全經子。朱子雖嘗以為己任,然自家鄉、邦國、王朝之後不及,而授之勉齋。勉齋未及竟,《祭禮》未及修,而又以屬之信齋。於是不惟《家禮》非先生已定之說,而《儀禮》亦為師門未及之書矣。嗚呼!天不欲此禮之秩乎?何其失之易而成之難,晦之久而明之不大也。則夫先王之法服,其僅存而未泯如此衣先王之遺文,其足徵而能言如此書學者宜知所從事矣。時登不敏,誠願與同心共勉焉。使「服是服者,因訓詁而有得於經,因制度而有得於理,謹分崇愛敬,修身以齊其家,亦豈非先生之望乎?」 乃僭識其意如此。

汪汝懋《深衣圖考》三卷。

戴良《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牟楷《深衣刊誤》一卷。

朱右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朱右《深衣考》一卷。

黃潤玉《攷定深衣古制》一卷。未見

楊守陳曰:「先生以《禮記》深衣制十有二幅,鄭氏誤注為裳,而《玉藻》『長中繼掩尺』,注亦誤撰考定深衣古制。」

岳正《深衣纂疏》一卷。未見

楊廉《深衣纂要》一卷。未見

左贊《深衣考正》一卷。未見

何喬新志墓曰:「公諱贊,字時翊,世家盱之南城。天順丁丑進士,擢吏部稽勳司主事,歷員外郎中,遷浙江布政司右參政,陞廣東右布政使,未赴,以老謝事。所著有《深衣考正》一卷,傳於世。」

潘葵《深衣說》一卷。未見

鄭瓘《深衣圖說》一卷。未見

夏時正《深衣考》十卷。未見

王廷相《深衣圖論》一卷。

廷相《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夏言《深衣考》一卷。未見

侯一元「《深衣辨》一篇。」

陳子龍曰:「一元字應乾。一云字舜舉。樂清人。嘉靖戊戌進士。歷官河南布政使。」

楊暹「《深衣考正》一卷。」

《台州府志》:「暹,黃巖人。」

吳顯《深衣圖說》一卷。未見

《休寧名族志》:「顯字一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