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4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梁書王筠傳》:「筠自序曰:《周官》《儀禮》《國語》《爾雅》《山海經》 《本草》並再抄,未嘗倩人假手,並躬自抄錄。」

《鮑泉傳》:「泉於《儀禮》尤明,撰《新儀》四十卷,行于世。 儒林傳伏曼容為《喪服集解》。」

《處士傳》:「庾詵子曼倩,字世華,著《喪服儀》。」

《陳書儒林傳》:「戚袞少聰慧。梁武帝敕策袞對高第,仍 除揚州祭酒從事史,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 懷方北人,自魏攜《儀禮》疏,祕惜不傳。及將亡,謂家人 曰:『吾死後,戚生若赴,便以《儀禮》義本付之。若其不來, 即宜隨屍而殯』。其為儒者推許如此。」

《北魏書索敞傳》:「敞字巨振,敦煌人,為劉昺助教。專心 經籍,盡能傳昺之業。涼州平,入國,以儒學見拔,為中 書博士。篤勤訓授,肅而有禮。京師大族貴遊之子,皆 敬憚威嚴,多所成益。前後顯達,位至尚書牧守者數 十人,皆受業於敞。敞遂講授十餘年。敞以喪服散在 眾篇,遂撰比為《喪服要記》。」

《劉芳傳》:芳音義明辨疑者皆往詢訪,故時人號為「劉 石經。撰鄭元所注《儀禮音》一卷,《儀禮義證》五卷。」 《北齊書李渾傳》:「族子公緒,性聰敏,博通經傳,撰《喪服 章句》一卷,行於世。」

《徐之才傳》:年十三召為太學生。粗通《禮》《易》。彭城劉孝 綽,河東裴子野,吳郡張嵊等,每共論《周易》及喪服儀。 酬應如響。咸共歎曰:「此神童也。」

《周書儒林傳》:「沈重博覽群書,尤明《詩》《禮》,多所撰述,其 行於世,有《儀禮義》三十五卷,《喪服經義》五卷。」

樊深撰《孝經》《喪服問疑》各一卷。

樂遜正光中聞碩儒徐遵明領徒趙魏乃就學孝經 喪服大義。

《唐書楊瑒傳》:「瑒為國子祭酒,奏有司帖試明經,不質 大義,乃取年頭月尾孤經絕句,且今習《春秋》三家、《儀 禮》者纔十二,恐諸家廢無日,請帖平文以存學家,其 能通者,稍加優宦,獎孤學。」從之。因詔以三家傳、《儀禮》 出身者不任散官,遂著令。

《舊唐書賈公彥傳》:「永徽中,官至太學博士,撰《儀禮義 疏》四十卷。」

《宋史·高斯得傳》。斯得所著有《儀禮合抄》行于世。 《道學傳》: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人。年十八,舉進 士第。孝宗即位,詔求直言。熹上封事言:「陛下毓德之 初,親御簡策,不過諷誦文辭,吟詠情性,又頗留意於 老子、釋氏之書。夫記誦辭藻,非所以探淵源而出治 道;虛無寂滅,非所以貫本末而立大中。帝王之學,必 先格物致知,以極夫事物之變,使義理所存,纖悉畢 照,則自然意誠心正,而可以應天下之務。」乾道三年, 為樞密院編修官。淳熙二年,除祕書郎,後直寶文閣、 知漳州。以習俗未知禮,采古喪葬嫁娶之儀,揭以示 之,命父老解說以教子弟。土俗崇信釋氏,男女聚僧 廬為傳經會,女不嫁者為庵舍以居,熹悉禁之。後除 煥章閣待制、侍講,辭,不許,復面辭待制、侍講。上手劄: 「卿經術淵源,正資勸講次對之職,勿復勞辭,以副朕 崇儒重道之意。」遂拜命。熹奏:「《禮》經敕令,子為父,嫡孫 承重,為祖父皆斬衰三年。嫡子當為其父後,不能襲 位執喪,則嫡孫繼統而代之執喪。自漢文短喪,歷代 因之,天子遂無三年之喪為父。且然,則嫡孫承重可 知。人紀廢壞,三綱不明,千有餘年,莫能釐正。壽皇聖 帝至性自天,易月之外,猶執通喪,朝衣朝冠,皆用大 布,所宜著在《方冊》,為萬世法程。間者遺詔初頒,太上 皇帝偶違康豫,不能躬就喪次。陛下以世嫡承大統, 則承重之服,著在禮律,所宜遵壽皇已行之法,一時 倉卒,不及詳議,遂用漆紗淺黃之服。不惟上違禮律, 且使壽皇已行之禮舉而復墜,臣竊痛之。然既往之 失,不及追改,有將來啟殯發引禮,當復用初喪之服。」 會孝宗祔廟,議宗廟迭毀之制,孫逢吉曾三復,首請 併祧僖、宣二祖,奉太祖居第一室,祫祭則正東向之 位,皇帝首尊四祖之廟。治平間,議者以世數寖遠,請 遷僖祖於夾室,後王安石等奏:「僖祖有廟,與稷、契無 異,請復其舊。」時相趙汝愚雅不以復祀僖祖為然,侍 從多從其說。吏部尚書鄭僑欲且祧宣祖而附孝宗 熹,以為藏之夾室,則以祖宗之主下藏於子孫之夾 室。神宗復奉以為始祖,已為得禮之正,而合於入心, 所謂有舉之而莫敢廢者乎?又擬為《廟制》,以辨以為 物豈有無本而生者,廟堂不以聞,即毀撤僖、宣廟室, 更創別廟,以奉四祖。慶元元年,熹以廟議自劾,不許。 再乞休致,詔曰:「辭職謝事,非朕優賢之意。」依舊祕閣 修撰。二年,沈繼祖為御史,誣熹十罪落職,門人蔡元 定亦送道州編管。五年,卒,年七十一。疾且革,手書屬 其子在及門人范念德、黃榦,拳拳以「勉學及修正遺 書」為言。翌日,正坐整衣冠,就枕而逝,諡曰「文。」理宗寶 慶二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封徽國。所著書有《儀 禮經傳通解》,未脫稿,亦在學官。

黃榦,字直卿,福州閩縣人。父瑀,在高宗時為監察御 史,以篤行直道聞著。瑀沒,榦往見清江劉清之,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