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4 (1700-1725).djvu/49

此页尚未校对

垐等督諸生手錄經傳,讎校付刻,俾天下後世志於 《禮》者有考焉。

黃榦續儀禮經傳通解三十卷

按楊復序昔文公朱先生既修家鄉邦國朝禮以喪祭二禮屬勉齋黃先生編之先生伏膺遺訓取向來喪禮槀本精專修改書成凡十有五卷復伏讀曰大

哉《書》乎?秦漢而下未有也。近世以來,儒生誦習,知有 《禮記》而不知有《儀禮》。士大夫好古者,知有唐開元以 後之《禮》,而不知有《儀禮》。今因篇目之僅存者,為之分 章句,附傳記,使條理明白而易考,後之言禮者有所 據依,不至于棄經而任傳,遺本而宗末。王侯大夫之 禮,關於綱常者為尤重。《儀禮》既闕其書,後世以來,處 「此大變者,咸幽冥而莫知其源。取具臨時沿襲鄙陋, 不經特甚,可為感慨。今因《小戴喪大記》一篇,合《周禮》 《禮記》諸書以補其缺,而王侯大夫之禮莫不粲然可 考,於是喪禮之本末經緯莫不悉備。」既而又念《喪禮》 條目散闊,欲撰《儀禮喪服圖式》一卷,以提其要,而附 《古今沿革》於其後。草具甫就,而先生沒矣。嗚呼!此千 載之遺恨也。先生所修《祭禮本經》則特牲、少牢有司 徹,《大戴禮》則釁廟,所補者則自天地神祇、百神宗廟。


以至因事而祭者,如建國、遷都、巡狩、師田、行疫、祈禳, 及祭服、祭器、事序始終,其綱目尤為詳備。先生嘗為 復言:「《祭禮》用力甚久,規模已定,每取其書繙閱而推 明之,間一二條方欲加意修定而未遂也。」嗚呼!禮莫 重於喪祭,文公以二書屬之先生,其責任至不輕也。 先生于二書也,推明文王、周公之典,辨正諸儒異同 之論,掊擊後世蠹壞人心之邪說,以示天下後世,其 正人心、扶世教之功至遠也。而《喪服圖式》《祭禮遺槁》 尚有未及訂定之遺恨。後之君子有能繼先生之志 者出而成之,是先生之所望也。抑復又聞之先生曰: 「始余創《二禮粗》就,奉而質之先師,喜謂余曰:『君所立 《喪祭禮》,規模甚善。他日取吾所編家鄉邦國王朝禮, 其悉用此規模更定之』。」嗚呼!是又文公拳拳之意,先 生欲任斯責,而卒不果也。豈不痛哉!同門之士以復 預聞次輯之略,不可無言也。復因敬識其始末,以告 來者。《喪禮》一十五卷,前已繕寫《喪服圖式》,今別為一 卷,附於正帙之外,以俟君子。亦先生平日之志云。 按復又序:「嘉定己卯,喪」禮始克成編。以次將修祭禮, 即以其書槁本授曰:「子其讀之。」蓋欲通知此書本末, 有助纂輯也。受書而退,啟緘伏讀,皆古今天下大典 禮,其關繫甚重,其條目甚詳,其《經傳異同,注疏》牴牾, 上下數千百載間,是非淆亂,紛錯甚眾。自此朝披夕 閱,不敢釋卷。時在勉齋左右,隨事咨問抄識,以待先 生筆削。不幸先生即世,遂成千古之遺憾。日邁月征, 今十餘年。南康學官舊有《家鄉邦國王朝禮》,及張侯 虙續刊《喪禮》,又取《祭禮》槁本併刊而存之,以待後之 學者。故四方朋友皆有《祭禮》槁本,未有取其書而修 定之者。復顧何人,敢任其責?代自念齒髮浸衰,曩日 幸有所聞,不可不及時傳述。竊不自揆,據槁「本,參以 所聞,稍加更定,以續成其書」,凡十四卷云。按喪禮十五卷喪服

《圖式》一卷,《祭禮》十四卷,共三十卷。

按張虙序南康舊刻朱公儀禮經傳與集傳集註而喪祭二禮俄空焉蓋以屬門人黃勉齋俾之類次而未成也虙來南康勉齋已下世深恨文公之志不終

士友間有言,「勉齋固嘗脫槁,今在南劍陳使君處索 之可也。」南劍知之,果以其書來,至是鋟木一年而畢。 雖是喪祭兩門,而卷帙多前書三之一。點斟之功,鄉 貢進士楊復為多,王鎮圭、童君欽、黃嵩三君,披閱精 強,錯簡脫字,往往無之。虙分符星渚,乃文公遺愛之 地,高山仰止,睠睠予懷,茲又得全其所欲述之書,豈 非幸歟?第「閑習禮度,不如式瞻儀刑,諷味遺言不如 親承音旨」,誠有如古人之論,撫卷為之三嘆也。

楊復儀禮經傳通解續十四卷

按張萱跋宋淳祐間信齋楊復著朱晦菴編集儀禮經傳通解喪祭二禮未完以屬黃勉齋榦續成之勉齋即世祭禮猶未就于是信齋據二公草本參以舊

聞《精加修定》,凡十四卷,八十一門。

楊復儀禮圖十七卷

按復自序學者多苦儀禮難讀雖韓昌黎亦云何為其難也聖人之文化工也化工所生人物品彙至易至簡神化天成極天下之智巧莫能為焉聖人寫胸

中制作之妙,盡天理節文之詳,經緯彌綸,渾成全體, 竭天下之心思莫能至焉。是故其義密,其辭嚴。驟讀 其書者,如登泰華,臨滄溟,望其峻深,既前且卻,此所 以苦其難也。雖然,莫難明於《易》,可以象而求;莫難讀 於《儀禮》,可以圖而見。圖亦象也。復曩從先師朱文公 讀《儀禮》,求其辭而不可得,則擬為圖以象之,圖成而 義顯。凡位之先後秩序,物之輕重權衡,《禮》之恭遜文 明,《仁》之忠厚,懇至,《義》之時措從宜,《智》之文理密察,精 粗本末,昭然可見。夫周公制作之僅存者,文物彬彬 如此之盛,而其最大者,如宗廟會遇、大享、大旅、享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