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11

此页尚未校对

「容矣,政則見于令矣,刑則見于威矣,事則見于物矣」, 此則精粗先後之序也。六官帥其屬,三百六十期之 日也。自天子諸侯至於公卿大夫,貴賤,莫不有位。自 王畿至於侯甸男采衛,要荒遠近,莫不有其制。自天 地宗廟至於百神享祀,莫不有常。自正月之吉至於 歲終,施為莫不有時。自人至於禽獸「草木,養之必有 其道;自宮室至於車服器用,制之必有其法。無一職 不修而王道備,無一物不化而歲功成。此所以致太 平而敬天命也。不幸遭罹秦火,絕滅典常,出自山巖, 遽藏祕府。《冬官》亡失,既不獲其完書;儒士相傳,久已 弊于俗學。聖上憐其若此,命儒臣以訓釋旨歸,列之 科選,使成周太平之」跡,煥然著明於本朝,誠千百年 希闊之遇也。然而執形器度數之學者,不知制作之 所存,泥通德性命之說者,不能考合以適用,蓋學《禮》 者之所以蔽,惟不執不泥,然後盡變通以致用,上副 朝廷經術造士之意,不其盛歟!

王安石周禮新義二十二卷

按安石自序士弊於俗學久矣聖上閔焉以經術造之乃集儒臣訓釋厥旨將播之學校而臣某實董周官唯道之在政事其貴賤有位其後先有序其多寡

「有數,其遲速有時。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 人。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莫盛乎成周之時。 其法可施於後世,其文有見於載籍,莫具於《周官》之 書。蓋其因習以崇之,賡續以終之,至於後世,無以復 加」,則豈特文、武、周公之力哉!猶四時之運,陰陽積而 成寒暑,非一日也。自周之衰以至於今,歷歲千數百 矣,太平之遺蹟,埽蕩幾盡,學者所見,無復全經。於是 時也,乃欲訓而發之,臣誠不自揆,然知其難也。以訓 而發之之為難,則又以知夫立政造事,追而復之之 為難。然竊觀聖上致法就功,取成於心,訓迪在位,有 馮有翼,亹亹乎鄉六服承德之世矣。以所觀乎今,攷 所學乎古,所謂見而知之者,臣誠不自揆,妄以為庶 幾焉,故遂昧冒自竭,而忘其材之弗及也。謹列其書 為二十有二卷,凡十餘萬言,上之御府,副在有司,以 待制詔頒焉。

按蔡絛䟦王元澤奉詔修三經義時王丞相介甫為之提舉蓋以相臣之尊所以假命于其手也詩書多出元澤暨諸門弟子手至若周禮新義實丞相親為

之筆削者,政和時,朝廷悉命藏諸祕閣,用是吾得見 之。《周禮新義》,筆跡猶斜風細雨,誠介甫親書。

《王昭禹周禮詳解》
四十卷

按昭禹自序道判為萬物之成理理之成具不說之大法禮者法之大分道實寓焉聖人循道之序以制禮制而用之則存乎法推而行之則存乎人其人足

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然後禮之事舉矣。故唐虞稽 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至周增而為三百六十,非固 好詳也。王者之世,物繁事眾,其制不得不然也。孔子 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蓋言盛矣。然道 之常無,下散于常有之域,法象而為天地,變通而為 四時。聖人體道之常,無以觀其妙;體道之常,有以觀 「其竅其精,至于與天地合其德,與四時合其序,雖先 天而天且弗違」,尚何事于仰觀俯察,然後奉其時哉? 惟夫出神天之本宗,應帝王之興起,天地固有大美 矣,四時固有明法矣,雖聖人烏得而違焉?是固因天 地之大美,達而為治教,因四時之明法,達而為禮政 刑事。然則常無之道,為萬物而有天「地四時,聖人為 天下而有治教。禮政刑事。天地四時,道之所任以致 其用者也。六官,聖人任以致其事者也。」噫!六官之建, 豈聖人之私智哉?實天理之所為也。由此以觀,則禮 之事雖顯于形象度數之麤,而禮之理實隱于道德 性命之微,即事而幽者闡,即理而顯者微,然則理其 神之所為乎?夫神無在而無乎不在,無為而無乎不 為,聖人立禮以為體,行禮以為翊,事為之制,曲為之 防,亦神之無不在、無不為之意也。彼荀卿徒知禮為 道之華,而不知為物之致,乃曰生于聖人之偽,又烏 知禮意乎哉?

《宋黃裳周禮講義》
六卷

按裳自序天理之有盈虛人事之有邪正天下後世類不及此務盈以邀凶邪以致亂夫誰不然先王之于愚眾吉凶與之同患以義寓之數而告之以禍福

之理,于是乎作《易》,邪正與之同患。以道寓之法,而制 之以上下之分,于是乎制禮。三代之世,皆有是書。夏 之易曰《連山》,商之易曰《歸藏》,其道未全。夏之禮則立 忠,商之禮則立質,其法未備,夏商之君,豈不能一日 而預言之耶。適丁斯時,人偽世習,未足以全是道,備 其法耳。故名《易》曰《連山》,則象其顯諸仁;名《易》曰《歸藏》, 則象其藏諸用。仁所以闡幽,建常,能常而已,未足以 為《易》也。智足以顯微,適變,能變而已,未足以為《易》也。 仁智之道合,則《易》之道至焉。故吉凶與民同患,至周 然後《易》之書著。禮以忠為心,以質為體,文則剛柔乎 此者也。故邪正與民同患,至周然後《禮》之書著。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