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118

此页尚未校对

《隋書崔彭傳》:「彭𢘆典宿衛,性謹密,在省闥二十餘年, 每當上在仗,危坐終日,未嘗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每謂彭曰:『卿當上日,我寢處自安』。又嘗曰:『卿弓馬 固已絕人,頗知學不』?彭曰:『臣少愛《周禮》《尚書》,每於休 沐之暇,不敢廢也』。」上曰:「試為我言之。」彭因說君臣戒 慎之義,上稱善,觀者以為知言。

《唐書蘇安𢘆傳》:「安𢘆博學,尤明《周官》《春秋》《左氏》學。」 《張薦傳》:「薦字孝舉,深州陸澤人。祖鷟,字文成,時號青 錢學士。薦敏銳有文辭,能為《周官》《左氏春秋》。初為顏 真卿歎賞。大曆中,浙西觀察使李涵表薦才任史官。 所著書百餘篇。」

《儒學傳》。褚無量幼受經於沈子正、曹福,刻意墳典,尤 精《禮》、司馬《史記》。擢明經第,累除國子博士,遷司業,兼 修文館學士。中宗將南郊,詔定儀典。時祝欽明、郭山 惲建言皇后為亞獻,無量與太常博士唐紹、蔣欽緒 固爭,以為「郊祀,國大事,其折衷莫如《周禮》。《周禮》冬至 祭天圜丘,不以地配,唯始祖為主,亦不以妣配,故后」 不得與。又《大宗伯》:「凡大祭祀,王后不與,則攝而薦豆 籩徹。」是后不應助祭。又《內宰職》:「大祭祀,后祼獻,則贊 瑤爵。祭天無祼。」知此乃宗廟祭爾。《巾車》內司服掌后 六服與五路,無后祭天之服與路,是后不助祭天也。 惟漢有天地合祭,皇后參享事。末代黷神,事不經見, 不可為法。

《舊唐書》「儒學張士衡傳:父友齊國博士劉軌思,授以 《毛詩》《周禮》,精究大義。」

《賈公彥傳》:「永徽中,官至太學博士,撰《周禮義疏》五十 卷。」

《宋史杜莘老傳》:「遷太常寺主簿,升博士。顯仁皇后崩, 宰相傳旨問含玉之制,莘老曰:『禮院故實所不載,請 以《周禮》典瑞鄭元注製之,其可』。」因立具奏。上覽之曰: 「真禮官也。」

《黃度傳》:度志在經世,而以學為本,著《周禮說》。

《許奕傳》:奕性孝友,通籀隸書,所著有《周禮講義》行世。 《楊簡傳》:簡論治務最急者五,其次曰取《周禮》及古書 會議,熟講其可行于今者行之。

《趙汝談傳》。汝談天資絕人,沉思高識。其論《周禮》,疑傅 會女主之書,要亦卓絕特立之見。所著有《周禮注》。 《喬行簡傳》。行簡學于呂祖謙之門,嘉熙三年,拜平章 軍國重事,封蕭國公。所著有《周禮總說》。

《儒林傳》:「李覯字泰伯,建昌軍南城人。嘉祐中為太學 說書,嘗著《周禮致太平論》。」

林之奇,字少穎,福州候官人。中紹興二十一年進士, 為祕書省正字,轉校書郎。有《周禮說》行于世。

陳傅良,字君舉,溫州瑞安人。嘉泰二年,進寶謨閣待 制。有《周禮說》行于世。

魏了翁字華父,卭州蒲江人。嘉熙元年,詔以資政殿 大學士致仕。遺表聞,上震悼,輟視朝,歎息,有用才不 盡之恨。所著有《周禮井田圖說》。

《石林詩話》:神宗嘗問經筵官周官前朝後市何義?黃 右丞履時為侍講,以王氏新說對,言「朝陽事故在前, 市陰事故在後。」上曰:「亦不獨此朝,君子所集,市小人 所居,向君子背小人之意。」諸臣聞之竦然。

《卻掃編》:政和中,杜相充以列卿使遼,時新更左右僕 射為太宰、少宰。既至,館伴者問:「南朝新定宰相官名, 亦有據乎」,杜曰:「『曾讀《周禮》否』?伴者不悅曰:《周禮》豈不 嘗讀,正以《周官》太宰卿一人,則天官之長也,小宰、中 大夫二人,其屬爾,安得相抗而為二宰哉?」杜無以應, 及還,以失言被黜。

《貴耳集》:章聖講《周禮》,至典瑞有含玉,問之何義,講官 答曰:「人臣卒給之含玉,欲使骨不朽爾。」章聖曰:「人臣 但要名不朽,何用骨為?」

《通鑑纂要》:「王洙為翰林學士,進讀《周禮》,帝命畫車服、 冠冕、籩豆、簠簋之制。至和元年九月,洙乃以《周禮禮 器圖》成上之。」

《長樂縣志》:「劉彝字執中,仕至祠部員外郎,撰《周禮中 義》八卷。」

《筠州志》:「劉恕字道原,著有《周禮記》若干卷。」

《延平府志》:「周諝字希聖,擢熙寧進士第,入仕,值新法 行,不忍詭隨,賦詩去官。嘗注《周禮解》,《王文公新傳》多 采其說,而沒其姓名,豈忘其人之有傳耶?」

《傳經錄餘話》:「王安石行新法,盡取《周禮》,傅著其義,著 《周禮新義》二十二卷。」

《吳縣志》:「章縡字伯成,熙寧九年進士,仕為尚書郎,提 點淮南刑獄,積官至朝散大夫。著《周官議》十六篇,非 近世之文也。」

《傳經錄餘話》:「龔原素習《春秋》,著有傳注。及王安石廢 《春秋》,好《周禮》,原亦好《周禮》,遂撰有《周禮圖》十卷。 王昭禹字光遠,亦宗《王氏新說》,著有《周禮解》,比安石 書加詳,名為《周禮詳解》四十卷。」

《樂平縣志》:「徐庚字叔義,紹聖四年進士,歷仕四十年。 建炎初,提點福建刑獄歸,自號寄傲老人,撰《周禮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