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16

此页尚未校对

知所從。嘗平心思之,《周禮》真周公書,《漢志》所謂《周官》 六篇」是也。獨不幸有三可憾:在成周未能為成書,在 後世不得為全書,此予每深致其惋惜嗟嘆之意,何 以的知為周公書?是書之首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此言宅洛建官之旨。 《司徒職》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乃建王國。」 《大宰職》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此演而伸 其旨也。洛,天下之中地;六官太平之盛典。以中地行 盛典,此周公佐成王宅洛之本心。《周書·召誥》曰:「旦曰 『其作大邑,其自時中乂』。」《洛誥》亦曰:「其自時中乂,萬邦 咸休。」此周公之心也。又《書周官》載六卿,自冢宰至司 空,雖不條陳設屬,亦曰「六卿分職,各率其屬。」大旨與 《六典》合,所以的知為周公書。然向使周公得輔成王 于洛邑,推行其《六典》,事制曲防之間,文理密察之際, 必猶有所改定,庶幾為成書以詔後世,惜也!洛宅未 及遷,《六典》有書未嘗行,可憾一也。仲尼慕周公者也。 從周之歎,發于閒居,使得遂其為東周之志,《六典》必 見于推行討論潤色,益至于大成。備周公之未備者, 不在仲尼乎?橫渠氏謂「仲尼繼周,損益可知」,是也。惜 明王不興,天下莫能宗之,不復夢周之歎方形,而天 復不憖遺矣。可憾二也。秦火後,經籍多殘失,《禮書》為 甚。漢武帝時,河間獻王始得《周官》于民間,比《詩》《書》最 晚出,故武帝詔有禮壞之嘆。顏師古謂「亡其《冬官》,補 以《考工記》,有所亡有所補,非全書也。」此伊川氏所謂 「《禮經》多出于綴拾煨燼之餘,安得句為之解」是也。可 憾三也。有是三可憾,則是書之存于天下後世,固足 以見周公為萬世開太平之大旨。然前之既未為成 書,後之又不得為全書,則不能不使萬世而下,抱不 得見周公經制大成之深恨。先儒乃盡歸咎于劉歆, 以為勦入私說,迎合賊莽,不亦甚乎!次點研精覃思, 十餘年而《訂義》成,顯幽闡微,商是確非其有,發先儒 所未發者多矣。至其釋「周公將整齊六典以為宅洛 計」,不幸歿,而成王不果遷,規摹不獲究。《冬官》未嘗亡, 錯見于五官中,諸儒不能辨,而補以《考工記》,則猶有 見于是書本末之端的,故予特表出之。

《黃度周禮五官說》
五卷

按葉適序周官晚出而劉歆遽行之大壞矣蘇綽又壞矣王安石又壞矣凡千四百年更三大壞而是書所存無幾矣詩書春秋皆孔子論定孟軻諸儒相與

弼。承世不能知,而信其所從。井冽于逵,眾酌飲焉,惟 其量爾。故治雖不足,而書有餘也。孔子未嘗言《周官》, 孟子亦以為不可得聞。一旦驟至,如奇方大藥,非黃 帝、神農所名,無制使服食之法,而庸夫鄙夫妄咀吞 之,不眩亂顛錯幾希,故用雖有餘,而書不足也。雖然, 以余考之,周之道固莫聚于此書,他經其散者也;周 「之籍固莫切于此書,他經其緩者也。公卿敬,群有司 廉,教法齊備,義利均等」,固文、武、周、召之實政在是也, 奈何使降為度數事物之學哉?新昌黃文叔始述五 官而為之說,亹亹乎孔、孟之以理貫事者必相發明 也,惻惻乎文、武之以己刑民者必相經緯也。守天下, 非私智也,設邦家,非自尊也,養民至「厚,取之至薄,為 下甚逸,為上甚勞。洗滌三壞之腥穢,而一以性命道 德起後世之公心,雖未能表是書而獨行,猶將合他 經而共存也,其功大矣。」同時永嘉陳君舉亦著《周禮 說》十二篇,蓋嘗獻之紹熙天子,為科舉家宗尚。君舉 素善文叔,議論頗相出入。所以異者,君舉以後準前, 由本朝至漢,愬而通之,文叔以前準後,由春秋、戰國 至本朝,沿而別之。其序鄉、遂、「溝洫」,辨二鄭是非,凡一 字一語,細入毫芒,不可損益也。

《稅與權周禮折衷通考》
二卷

按與權後序右周禮折衷上下篇本名陽江周禮記聞會失其上篇先生猶子高斯衜蒐錄以見歸二篇始完間舉似泉使考功郎王辰應氏貽書云鄭諸說

于是論定,宜以鶴山《周禮折衷》名之。竊嘗聞先生謂 此一經多可疑者,自先後鄭傳注以來,數千百年無 敢輒議,亦以官聯須密,意其為成王周公遺書。至五 峰胡子斷以為劉歆傅會荊舒,禍天下,根于鄭注國 服一條。逮吾先生屢發其義,蓋未病前一年遊蔣山, 有詩尢為著明,今附載于此:「連年飲建鄴,寤寐北山 靈。三過又不入,風雨盲其程。一朝決會期,萬籟不敢 聲。斷潢卷夕潦,別巘浮朝青。因思山中人,昔者相熙 寧。不知學何事,莽制為《周經》。群公咸其輔,弗誤宗康 成。相承章蔡後,九州平羶腥。歷年百七十,眾寐未全 醒。《三經》猶在校,從祀猶在庭。追維禍之首,千古一涕 零.。《大鈞》高難問,山空水泠泠。」是遊也先生同產兄今 禮部侍郎高定子實為本道轉運副使,領賓客群從 行,端平三年七月三日也。

《朱申周禮句解》
十二卷

按陳儒序周禮之行于天下也久矣乃薄海內外間有文獻不足者或曰周禮盡在魯豈其然哉往歲秋八月儒奉命督撫淮南亟欲崇尚古訓以為保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