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

圖,未之有得也。適有遺我《周禮句解》者,讀之而典則 明備,字畫精嚴,宛若韓宣子所見者。乃遂檄淮守蔡 子揚金刊之,將以布諸學官。或問之曰:「子之刻是編 也,謂足以盡先王之大法也乎?」曰:「昔者先王之有天 下也,體國經野,創制立法,庸以章志軌物,立極宣化, 而民用靡忒。是故乃立六官,以象天地,以象四時,而 典章文物放諸海內,郁郁如也,洋洋如也。執是以求 先王之治也,非與?」曰:「法也者,治之具也;是編也者,先 王經綸之跡也。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也。子知之 乎?」曰:「未也。」曰:「先王修禮以達義,體信以達順,是故微 而顯,深而通,茂而有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焉。譬諸 天運神道而風霆流行,庶物露生,有」莫尸其功而莫 之或忒者。是故吾觀於《六典》,而經綸之業盡之矣。於 戲!盛哉!是集也!刪繁舉要,得什一于千百。君子欲求 帝王之治,其尚毋忽于《關睢》《麟趾》之意哉!儒乃拜手 而言曰:「吾今乃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興也,信矣! 信矣!」乃次其說,而序諸首簡。

《葉時禮經會元》
四卷

按潘元明序周官六典周公致太平之書也然汨于漢儒之注疏使聖人之道千載不明宋之文明濂洛諸儒相繼以出易詩書春秋皆有成說周禮一經又

得龍圖閣學士葉文康公《會元》一書,以表章于世,實 可緝濂洛之未備矣。文康公立朝正色,與朱紫陽相 友善,則講貫之素有不苟然者。余蒞政之暇,就其六 世孫江浙提學廣居得其書而讀之,其出入諸經,援 引明贍,比事漢、唐,考覈精詳,一洗漢儒之陋,誠有裨 于治化者。舊板之廢已久,因重鋟梓以廣其傳。吁!唐 虞遠矣。後之言治者,莫過周公,求周公之治者,莫出 于《周禮》。有天下國家,舍是無以法矣,則是書之功,豈 曰小補之哉。

按陳基序昔周公致太平之跡具載六官凡天地日月之遠山川封域之近禮樂刑政之著夷狄鳥獸之微皆經綸區別無不各得其宜此聖人精神心術之

所寓,傳諸萬世,所當守為律令而不可忽焉者也。秦 人欲肆其暴,而惡《六經》為害己,乃盡舉而焚之,其罪 可勝誅哉!漢儒掇拾殘編斷簡于烈焰之中,僅千百 之什一耳,然皆百孔千瘡,卒未有以理為之折衷者。 河間獻王妄以《考工記》而補《冬官》之闕,蓋亦陋矣。故 宋葉文康公生乎百世之下,而確然有見于百世之 上,乃取《經》文之所存者,會而通之,蒐羅檃括,曲暢旁 達,事覈理當,如指諸掌。其《補亡》一篇,又皆以《經》補經, 盡洗漢儒傅會之陋。譬之美玉有闕,以玉補之,不愈 于用石乎?公裔孫今浙江儒學副提舉廣居,奉遺稿 獻之江浙行中書右丞滎陽潘公,公命刻諸梓,且寓 書俾余序其篇端。余于文康無能為役,而于《禮》也則 願學焉。既幸其後有人,又嘉潘公之樂善不倦,乃不 辭而為之書。

按時裔孫廣居跋禮經會元四卷凡百篇錯綜六官剖括群務其于建邦立極敦禮崇學之要靡不該洽今讀其文如立文武成康之朝以與周召畢榮相唯

諾也。其書昔授門人丹山翁同父氏,自翁氏復歸家 櫝,比年兵革流竄,躬負遺笈,得不失墜。江浙右丞滎 陽公敦古尚治,命鋟梓以不朽其傳噫!聖人之道,具 于《六經》,聖人之治,實存《周禮》。先公以直氣正學,敭歷 清要。會權臣革命,僅自法從出典外藩,而志不盡施。 其《會元》之傳以俟後聖者,固有在矣,豈徒資學于討 論之益哉。讀者其毋忽。

《黃震讀周禮日抄》
一卷

按震自序孟子生于周末周室班爵之制已不可得而聞劉歆生于漢末乃反得今所謂周禮六官之書故後世疑信相半如張橫渠則最尊敬之如胡五峰

則最擯抑之。至晦庵朱先生折衷其說,則意周公曾 立下規模而未及用。近世趙汝騰按「維王建國以為 民極」數語,意周公營洛後所為,然亦不可考矣。惟程 子謂有《關雎》《麟趾》之意,然後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此 蓋于其本而言之。學者明乎此,則不必泥其紛紛者。 然竊意《周官》法度,在《尚書周官》一篇,而不必在此書 「六典」爾。而今以先儒考訂,聊筆其一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