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5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于地里職方統紀于六官分合立極于都宮朝堂。郊 社、宗廟,以萃人心。閭井五兩,以固邦本。封土制祿,以 貴貴,建學立師,以「育才」「命德」有「冕服、車旂」,「討罪」有軍 旅「田役」,復系之以說,使治是《經》者一覽而知夫言外 之意。嗚呼!昔人所載,予多不錄也。今日所載,昔皆未 有也,觀者幸或補其未備云。

王應電非周禮辨一卷

按應電自序非周禮者若林孝存何休輩不下數家指摘瑖釁無如胡仁仲辨析精微無如季明德移易周禮者若吳幼清俞壽翁王次點輩亦不下數家參

互演繹,集成後出,莫如舒國裳。以愚觀之,胡氏謂「太 宰六十屬,無一官完善。」其說淺陋,未見有的,然不可 破。才高之人,乍見不領略,遂置不復思,任意剖決,雖 欲自絕,于《經》何損哉?舒氏作序辨,圖釋剔偽,繼之定 本。夫聖人之書,本明也,而人自不明,各以其意見為 之更定,初若快意,似乎可觀,回視作者精義,其謬何 啻千里?季氏大旨,惟執《孟子》一書以為權度,然孟子 之學,識其大者使之當路,則其施為必不泥周家之 舊章。況《周禮》行乎王國,而非侯國之所通行,其籍藏 于六官,孟子未嘗適周,固不得而見其行于侯國者。 諸侯惡其害己而去其籍,齊之姜移而為田,晉之姬 移而為魏,舊法豈有存者哉?愚既取三家之說。為之 辨釋。因述所以差失之故。冠于篇章。覽者自知所擇 云。

徐即登周禮說十四卷

按即登自序周禮一書聖人治天下之大經大法而何儒者之疑信參焉無論宇文周新莽王安石竊附之而未效即如議建都于洛誥疑列爵于周官詆理

財于太宰,或謂其略于大而詳于細,或謂其詳于制 度而不及道化,嚴于職守而闊略于人主之身,往往 疑其非聖人之書。此蓋外涉其藩而未入其局,其不 知無惑已。昔揚子以眾言之淆亂折諸聖,而曰「在則 人,亡則書。」今周公往矣,《周禮》之書固在也,冠各官之 篇首,不曰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乎?是故治、教、禮、政、刑、 事六典分之為各職,治之法也;合之為民極,治之本 也。極也者,《詩》所云「四方之極」,《洪範》所謂「皇建其有極, 用敷錫厥庶民」者也。此自堯、舜執中以來,聖聖相承 以治天下,而周公用之輔相成王以致太平。是書也, 其公已試之成法耶?若謂出于漢儒之附會,豈惟非 劉歆所能,恐董、賈亦莫之能也。愚故斷《周禮》為聖人 之書,不必考其六典之詳,而惟于「為民極」之一言決 之也。予之說非能有加于訓詁之舊,而推信其為周 公之書,則據之《經》文,斷自己見,而不敢徇諸儒疑似 之論也。後之欲損益《周禮》,以復古治者,其尚考信于 斯。

郭良翰周禮古本訂注六卷

按良翰自序余既輯周禮古本注成作而歎曰六經何卒亡于秦也而周禮獨不以秦而亡也不用亡用亦亡周禮之不幸也六官秦亡其一耳自漢李氏上

之河間,河間補以《考工》,《考工記》出而《冬官》亡矣。其後 俞廷椿、王次點、丘葵、吳澄、何喬新五家,或謂《冬官》錯 簡于五官,取其類冬官者以為冬官,而五官亡矣。又 謂五官互有錯簡,并取五官之肖五官者以參伍于 五官,而六官俱亡矣。總之,五官不離古文者近是。或 曰:「然則《考工記》在所必削乎?」曰:「節取其辭,《冬官》無容」 贅。五官無加損也。吾之論《周禮》止于此。爰以弁《周禮》 古本。

孫攀古周禮釋評六卷

按攀自序蓋先王制治之法莫備于周其書則周禮也六典建官倫要章矣中若九夫經野則黃帝之井牧九畿分貢則禹貢之弼服五刑麗民則虞舜之象

刑,大而天地,幽而鬼神,遠而要荒,微而昆蟲草木,無 不為之經畫,即焚蘜沈橭之屬,亦不廢焉。厄經秦火, 《周官》五篇,得之煨燼之餘,失《冬官》一篇,遂以《考工》補 之。臨川俞壽翁著《復古編》,謂《冬官》不亡,雜出于五官 之中,永嘉王次點因之,清源丘吉甫、臨川吳幼清又 因之,國朝旴江何司寇復加易置,雖若六官無缺,而 非聖經之初矣。晉安柯氏又以《地官》《遂人》而下屬于 《冬官》,黜秋官硩蔟氏、剪氏、赤茇氏、蟈氏、壺涿氏、庭氏 六官于《考工記》,而《考工記》不入其書,然鄉屬司徒,而 遂屬司空,抑又悖矣。《考工記》特以記語,而諸君子不 附于經,則輪輿、陶冶、弓車、廬、梓諸人果可廢耶?夫《周 禮》者,鄭康成謂周公致太平之跡,唐太宗以為真聖 人作,則無論《冬官》之逸與否,而周公之心法可睹矣。 王介甫誤用以基宋禍,胡氏父子遂力詆《周禮》非周 公之書,豈非過歟曩世宗皇帝嘗允輔臣之請,命天 下棘闈策士,用《周禮》一道,獨不可欽遵德意而究心 矣乎?宋朱周翰氏依鄭本為句解,猶有未備,竊自忘 固陋,遍閱諸家,黜者「逆之還,納者送之返」,釋而評之, 便考鏡爾。即未能備一臠于《周鼎》,而愚者千慮,或有 諒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