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6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親自履行,問其意。故吏對曰:「此等多是建武㠯來絕 無後者,不得埋掩。」褒迺愴然,為買空地,悉葬其無主 者,設祭㠯祀之。遷城門校尉,將作大匠。時有疾疫,褒 巡行病徒,為致醫藥,經理饘粥,多蒙濟活。七年,出為 河內太守。時春夏大旱,糧糓湧貴。褒到,迺省吏并職, 退去姦殘,澍雨數降,其秋大熟,百姓給足,流冗皆還。 後坐上災害不實免。有頃徵再遷,復為侍中。褒博物 識古,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作《通義》十二篇,演經雜 論百二十篇,又傳《禮記》四十九篇,教授諸生千餘人, 慶氏學遂行於世。

《鄭元傳》:「元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時 尚書僕射。元少為鄉嗇夫,得休歸,常詣學官,不樂為 吏,父數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學受業,師事京兆第五 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 東郡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 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 融,融門徒四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融素驕貴, 元在門下,三年不得見。迺使高業弟子傳授於元,元 日夜尋誦,未嘗怠倦。會融集諸生考論圖緯,聞元善 算,迺召見於樓上,元因從質諸疑義,問畢辭歸。融喟 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凡元所注《周易》《尚 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又著《魯禮禘祫義》《答臨 孝存》《周易難》,凡百餘萬言。

《周燮傳》:燮生而傾頤折頞,醜狀駭人,其母欲棄之,其 父不聽曰:「吾聞賢聖多有異貌,興我宗者,乃此兒也。」 於是養之。始在髫鬌,而知廉讓。十歲就學,能通《詩》《論》。 及長專精禮《易》。不讀非聖之書,不修賀問之好。 《荀淑傳》:子爽,字慈明,一名諝。幼而好學,年十二能通 《春秋》《論語》。太尉杜喬見而稱之曰:「可為人師。」爽遂耽 思經書,慶弔不行,徵命不應。潁川為之語曰:「荀氏八 龍,慈明無雙。著《禮》《易傳》。」

《儒林傳前書》:「魯高堂生漢興,傳《禮》十七篇,後瑕丘蕭 奮以授同郡后蒼,蒼授梁人戴德及兄子聖、沛人慶 普。於是德為《大戴禮》,聖為《小戴禮》,普為《慶氏禮》,三家 皆立博士。孔安國所獻《禮》古經五十六篇,及《周官經》 六篇,前世傳其書,未有名家。中興以後,亦有大小戴 博士,雖相傳不絕,然有顯於儒林者。建武中,曹充習」 慶氏學,傳其子褒,遂撰《漢禮》。

中興,鄭眾傳《周官經》,後馬融作《周官傳》授鄭元,元作 《周官注》。元本習《小戴禮》,後以古經校之,取其義長者, 故為鄭氏學。元又注小戴所傳《禮記》四十九篇,通為 「三禮」焉。

《獨行傳》:「劉茂字子衡,太原晉陽人也。少孤獨與母居, 家貧,以筋力致養,孝行著於鄰里。及長,能習禮經,教 授常數百人。」

《三國志魏王肅傳》:「初,肅善賈、馬之學,而不好鄭氏,采 會同異為《三禮解》,列於學官。其所論駁朝廷典制、郊 祀宗廟、喪紀重輕,凡百餘篇。」

《王肅傳注》:隗禧字子牙。魚豢嘗從問《左氏傳》,禧答曰: 「欲知幽微莫若《易》,人倫之紀莫若《禮》,多識鳥獸草木 之名莫若《詩》。《左氏》直相斫書耳,不足精意也。」

《鍾會傳》注:其母傳曰:「夫人性矜嚴,明於教訓。會雖童 稚,勤見規誨。」年十三,誦《周禮》《禮記》。

《蜀許慈傳》:「慈字仁篤,南陽人也。師事劉熙,善鄭氏學, 治三禮。建安中,與許靖等俱自交州入蜀。」

《李譔傳》譔。字欽仲,梓潼涪人也。父仁,字德賢,與同縣 尹默俱游荊州,從司馬徽、宋忠等學。譔具傳其業。又 從默講論義理,「《五經》諸子無不該覽。著《古文易》《尚書》 《毛詩》《三禮》《左氏傳》《太元指歸》,皆依準賈、馬,異於鄭元, 與王氏殊隔。」初不見其所述,而意歸多同。

《譙周傳》:「咸熙三年夏,巴郡文立從洛陽還,過見周。」 《華陽國志》曰:文立,字廣休。少治「《三禮》,兼通群書,為時 名卿。」咸寧末卒。

《吳嚴畯傳》:「畯少耽學,善《詩》《書》三禮,與諸葛瑾、步騭齊 名。」

《晉書王接傳》:「接雖博通,特精《禮傳》。」

《孝友傳》:「許孜字季義,東海吳寧人也。孝友恭讓,敏而 好學。年二十,師事豫章太守會稽孔沖,受《詩》《書》《禮》《易》 及《孝經》《論語》。學竟還鄉。」

《文立傳》:「蜀時遊太學,專三禮,師事譙周。門人以立為 顏回、陳壽、李虔為游夏,羅憲為子貢。」前見蜀志譙周傳注事同文異

並存之

《儒林傳》:「范隆字修謹,博通經籍,無所不覽,撰《三禮吉 凶宗紀》,甚有條義。」

董景字文博,弘農人也。少而好學,千里追師,所在惟 晝夜讀誦,略不與人交通。《三禮》之義,專遵鄭氏,著《禮 通論》,非駮諸儒,演廣鄭旨。

范宣著禮易論難皆行於世。

《隱逸傳》:「孟陋少孤,博學多通,長於三禮。」

《藝術傳》:「黃泓字始長,博覽經史,尤明《禮》《易》。」

《宋書臧燾傳》:「少好學,善《三禮》,貧約自立操行,為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