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6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禮答問。《隋志》三卷《唐志》十卷。

《禮儀問答》。《隋志》八卷《唐志》十卷。

荀萬秋《禮論抄略》:《七錄》二卷。

《隋志》:「齊御史中丞。」

丘季彬《禮論》。《七錄》五十八卷。

《禮議》:《七錄》一百三十卷。

《禮統》:《七錄》六卷。

《隋志》:「齊尚書儀曹郎。」

樓幼瑜「《禮捃遺》三十卷。」

《南齊書》「東陽樓幼瑜著《禮捃遺》三十卷,官至給事中。」

周捨《禮疑義》。《唐志》:「五十卷。」

賀瑒《禮論要鈔》。《隋志》:「一百卷。」

郭鴻禮答問。《七錄》四卷。

戚壽《雜禮義問答》。《唐志》「四卷。」

褚暉《禮疏》一百卷。

《張㫤》曰:「褚暉字高明,吳郡人。隋煬帝時為太學博士。」

董勛《問禮俗》。《隋志》十卷。

董子弘問《禮俗》。《隋志》九卷。

《王通禮論》十卷。

杜淹曰:「文中子《禮論》二十五篇,列為十卷。」

賀述《禮統》。《唐志》:「二十卷。」

王方慶《禮雜問答》。《唐志》「十卷。」

劉肅曰:「方慶博通群書,尤精《三禮》,好事者多訪之。每所酬答,咸有典據,時人編次之,名曰《禮雜問答》。」

李敬元《禮論》。《唐志》「六十卷。」

陸質《類禮》。《唐志》:「二十卷。」

丁公著《禮志》。《唐志》「十卷。」

杜肅《禮略》。《唐志》「十卷。」

《崇文總目》:唐京兆府櫟陽尉杜肅撰。采古經義,下逮當世,概舉沿革,附禮見文。以其言約旨詳,故自題《禮略》云。

張頻《禮粹》。《唐志》:「二十卷。」

《崇文總目》:唐寧州參軍張頻纂。凡一百三十五條,直抄崔氏《義宗》之說,無他异聞。

鄭樵曰:「張頻《禮粹》出於崔靈恩《三禮義宗》,有《三禮義宗》,則《禮粹》為不亡矣。」

李公緒《禮質疑》五卷。

何洵直《禮論》。《宋志》一卷。

陳祥道《禮書》。《宋志》:「一百五十卷。」

鄭鼎新《禮樂舉要》。

《禮樂從宜集》。

《閩書》:「鄭鼎新字中實,仙遊人。嘉定十六年進士,知晉江縣,尋通判處州。鼎新少受業黃翰之門,而與楊復游,嘗考究禮書成編,名曰《禮樂舉要》,又撰《禮樂從宜集》。」

陳普《禮編》。

普《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許判禮圖》。未見

呂柟《禮問內外篇》二卷。未見

吳嶽《禮考》一卷。

洪朝選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唐伯元禮編》二十八卷。

伯元《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亡名氏《論禮抄》。《隋志》六十九卷。

《禮論要鈔》。《隋志》十卷。

《禮雜問》《隋志》十卷。

《禮雜答問》。《隋志》八卷。

《禮雜答問》。《隋志》六卷。

《禮樂議》:《隋志》十卷。

《禮祕義》。《隋志》三卷。

《禮類聚》。《唐志》「十卷。」

《禮論》區分。《唐志》「十卷。」

《禮論鈔略》。《唐志》「十三卷。」

《通禮義纂》。

按:《通禮義纂》不見於隋、唐志,未詳誰氏所作,《太平御覽》每引之。

《樂經》。《隋志》四卷。

《漢書王莽傳》:「元始三年,立《樂經》。」

《藝文志》:「漢興,制氏以雅樂聲律,世在樂官,頗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六國之君,魏文侯最為好古。孝文時,得其樂人竇公,獻其書,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樂》章也。」

應劭曰:「周室陵遲,禮崩樂壞,重遭暴秦,遂以闕亡。」 沈約曰:「秦代滅樂,《樂經》殘亡。」

劉勰曰:「秦燔《樂經》,漢初紹復,制氏紀其鏗鏘,叔孫定其容與,瞽師務調其器,君子宜正其文。」

王昭禹曰:「《周禮》雖出於武帝之世,《大司樂》一章已傳於孝文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