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七十七卷目錄

 論語部雜錄二

經籍典第二百七十七卷

論語部雜錄二

《圖書編》《論語二十篇,雜記聖門師弟子問答語》何博 哉。談聖學者有云「一貫爾已」,似無以博為也。然孔子 嘗欲無言,因賜疑何述,乃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 物生焉。」是聲臭俱無而時行物生,此天之所以於穆 不已也。不厭不倦,而無行不與,此孔子所以無隱也; 與言終日,而無言不說,此回之所以如愚也。如此,則 知隨其問仁、問知、問政、問孝而語之,孰非因材而篤 之意哉?苟不能於並育並行窺其敦化川流之蘊,而 止求一于於穆之微,其何以識天?何以識孔子也?噫 時刻皆天行也,纖物皆天生也,一作「止」,語默皆聖德 之著也。雖謂《論語》二十篇一以貫之,可矣,合二十篇 而蔽以一言,曰學而時習之,亦可矣。若夫「發憤竭才, 下學上達」,則存乎其人。以下學論語敘 按圖書編多集前人之說而不著其姓

名故悉附之雜錄

嘗讀《論語》,而求吾孔氏之所以為學者矣。蓋夫孔氏 之教其徒也,一則曰仁,二則曰「仁。」當時學者之學於 孔氏也,一則曰求仁,二則曰「求仁。」「是故立而立人,達 而達人」者,語其體也;「克己復禮、主敬行恕、參前而倚 衡」者,語其方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語其功 也;「一貫」者,語其約也;「天下歸仁」者,語其大也;「擇善」者, 擇乎此也;「固執」者,固執乎此也;「造次於是、顛沛於是」 者,語其不息乎此也;曾子之「一日三省」,志乎此而省 也;子路之樂與物共志乎此而共也;顏子之無伐善 施勞,志乎此而無伐施也。嗚呼!聖門之相授受者如 此。然則聖人之學,其至易而至簡者,果在是耶?抑不 在是耶?故夫子嘗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 曰:「苟至於仁矣,無惡也。」今之為聖人者,其果求諸聖 人矣乎?

孔子以一人纘緒千聖,立極萬世,豈有他術哉?惟其 學焉而已矣。一則曰「我學不厭」,一則曰「下學而上達」, 而且以好學自許也。所以《論語》二十篇,首揭「學而時 習」一語,以開萬世作聖之蒙。而「學」之一字,得非孔門 之至要者哉?試由《論語》以求孔子,蓋自十五以至七 十,從心不踰矩,雖以仰鑽瞻忽之回,尚欲從末由而 究其所以,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於 以滿其志,學之分量云耳。然其學也,果多學而識之, 歟一以貫之,仁而已矣。即《大學》所謂「明明德、親民,止 至善」是也。今之頌大成、贊天縱者,咸謂其祖述憲章, 上律下襲,問官問禮,好古敏求,夫子焉不學也?孰知 孔子不以忠信自足,不以生知自居,惟躬行未得以 自歉。德不修,學不講以為憂,每云:「我未能焉,何有於 我?」所以亹亹然終日不食,終夜不寢,而不敢不勉,惟 時習此學焉而已矣。古今之勤學,孰有如孔子者哉? 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老者安,朋友信,少 者懷,乃其仁愛天下之心也。終身汲汲皇皇,欲滿其 志學之分量者滿此欲立欲達,老安少懷之心也。使 得邦家而理之,期月而可,三年有成,綏來動和之化, 可以計歲月而責成效矣。奈何鳳鳥不至,《河圖》不出, 天下莫我知也。雖問津轍環,若求亡子於道路,而畏 於匡。要於宋,絕糧於陳蔡,至叔孫毁於朝,微生譏其 佞,而楚狂接輿,且有鳳衰之歎矣。斯時也,若可以已 也,猶言南子可以見,陽貨可與言,公山弗擾與佛,肸 召可以往,此其心豈徒以至堅至白者在我,欲自試 於磨涅而不為匏瓜繫焉者哉?鳥獸不可與同群,吾 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故仕以行義,欲以有道易無 道者,自不容已也。知其不可而為之,雖《晨門》亦諒其 心矣,但仁愛天下之心固無窮也。然衛靈、齊景、季桓 子一有不合,明日遂行,仕止久速,則惟其時而已矣。 所以用舍行藏,我無所與,疏食飲水,樂在其中,凡陋 巷之回,舞雩之點,皆可與共此學也。故「在陳」之歎,惟 屬於吾黨之小子。觀其進互鄉戒,闕黨辭孺悲,有教 無類,孰非仁愛斯人之心乎?雖然,孔子果因道既不 行,然後有四教之陳,四科之設乎?蓋諸賢相從,未嘗 一日離也。車不停驂,固欲行義以達道,而聯屬天下 之英才以大明此學,啟憤發悱,實未嘗一日廢。是以 誾誾侃侃,樂於洙泗之濱,不特四勿一貫,各得其心。 學之傳也,隨群弟子問仁、問孝、問政,莫不因材造就, 而被之以時雨之化。此其立達之心雖不能盡遂,而 心學一脈,亦賴諸賢以傳之於無窮。文未喪天,道不 墜地,萬世其永賴矣。可見堯、舜、禹、湯、文、武以是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