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115

此页尚未校对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夫 鄉飲酒禮與蜡祭之禮,皆禮行於鄉者也,孔子何為 有取於鄉之禮乎?因有感而嘆曰:此孔子所以從先 進也,此所以禮失,求之野,猶有古人遺意在也。不然, 孔子嘆魯之郊禘非禮,至不欲觀,曰:「我觀周道。」幽、厲傷之, 又曰:「周公其衰矣。」夫國家之禮,莫大乎郊禘,乃 哀周道之衰蜡,與《鄉飲酒禮》,乃志三代之英,而嘆王 道之易易。此其意蓋可識矣。夫禮樂一也,無分於古 今,無分於上下,無分於鄉國也。此可論於三代盛時, 而弊流叔世,則有大不然者。故《論語》曰:「先進於禮樂, 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自 今觀之,先進、後進,以時言也,如註中前輩、後輩是也。 野人、君子,以分言也,即「愛人易使」之君子、小人是也。 不曰小人而曰野人,以地言也。野人散居都鄙鄉井, 其於禮也、樂也,不免粗鄙朴陋之習,而古先餘風猶 有存焉者,此其前輩之所尚乎?君子聯聚於朝宁城 邑,其於禮樂也,華麗便習,燦然可觀,乃今時之所尚 者,此非後輩之所行乎?由今日較之《春秋》,固時異世 殊,而以今曰習俗言之,或與春秋時亦不大相懸絕。 凡今之有識者,莫不嘆後輩之澆漓,思先輩之質朴。 孔子「先進之從」,亦同此意歟?蓋郊野之人,耕而食,鑿 而飲,晝于茅,夜索綯,胼胝其手足,勞苦其筋力,凡侈 靡之習,非惟不能且不暇,亦且耳目見聞有不及也。 故衣冠飲食之間,語言揖讓,未免質直儉嗇,過於簡 略。然《禮》以節民,而節之之意未盡壞;樂以和民,而和 之之意未盡流。司世教者有能舉而用之,則一變可 至於道矣,況野則野矣,大朴未散,本真尚存,忠信之 人可以學《禮》,所以先進之禮樂為可用也。若夫城邑 固聲名勢利之場,縉紳士大夫又皆文物相競之會, 裼襲升降,濟濟蹌蹌,承順應對,唯唯諾諾,聲音笑貌 之間,莫不可觀而可聽也。後進之於禮樂若此,孰不 以為彬彬郁郁,舍君子而誰?此所以不有祝鮀之佞, 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也。然巧言令色足 恭,左丘明恥之矣;脅肩諂笑,病於夏畦,曾子傷之矣。 文華大勝,本實先撥,至求之玉帛鐘鼓,不愈失而愈 遠哉?如或用之,自一身以及一家、一鄉一邑一國,至 四海之廣,雖欲不從乎先進,不可得矣。所以孔子論 禮樂之本,則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論奢儉則曰:「與其不遜也寧固。」孰非從先進之意歟? 可見先進本質朴也,後進本華美也,何必添今人反 謂之為野人,反謂之為君子哉!或曰:「周尚文」,故孔子 一則曰:「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一則曰:「吾學《周禮》,今用 之,吾從周。」此固為下不悖之義,亦周監二代之得宜 也。於此乃曰:「如用之,則吾從先進。」夫野則不文矣,從 周顧如是乎?蓋先進於禮樂,乃文、武、成、康之舊,野人 尚未失其初也。後進乃周末文勝之流弊,君子趨之 浮靡,固至此耳。先進是從,豈變禮易樂哉?今之禮猶 古之禮,今之樂猶古之樂,特今之人非古之人也。先 輩後輩用禮樂不同耳。孔子從先進,正以從周之盛 時也。噫傷今思古,聖人欲挽風會之流而不可得,至 斟酌四代禮樂,又曰「放鄭聲,遠佞人」,亦將以救後進 之流弊歟?先進後進

「執中」,虞庭之宗旨也。既曰「人心惟危」矣,又曰「道心惟 微」,是果有二心乎?求仁,孔門之宗旨也,既曰「克己復 禮為仁」,又曰「為仁由己」,是果有二己乎哉?心一也,而 有人心道心之分;己一也,而有克己由己之辯。差毫 釐,繆千里,不可不慎也。譬之同一刃也,本以防盜,而 以之刦掠,斯為盜矣。取盜之刃以防盜,即非盜矣。是 故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幾微即道心也。但有是人 之形,即有是形骸之欲,苟心為形役則危矣。惟不從 乎人心之危,是即道心之微,而「精一執中」在是也。仁 者人也,本無己之可克也,但有是人之形,即易徇乎 一己之私,苟己私一勝,不容以不克矣。惟能克乎軀 殼之已,是即天性之真己,而「己克禮」復仁在是也。可 見仁即人也,即所謂「人受天地之中以生」,純乎天理 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也。天理非禮乎?人欲非己乎? 克己即復禮,復禮即為仁,此所謂為仁由己也。人一 也,仁則可以為人,不仁則不可以為人,故己一也,克 己即復禮而為仁,己不克則禮不復,不可以為仁矣, 又何疑哉?嘗謂克己斯能由己,由己斯為真克己。幾 微之間,不可不早辯也。或曰:「克己斯為由己」,是矣。亦 必克去凈盡,而後處處皆真己運用,乃為由己。此亦 未易能者。殊不知我欲仁,斯仁至矣,曾有欲仁而仁 不即至者乎?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 不足者,曾有一日用力於仁,而力不足於一日者乎? 若曰「姑待明日」,便非善用力者矣,便非真克己矣。是 故人孰無欲,凡欲食欲色皆欲也,一刻轉念而欲乎 仁,則此心純乎天理,而仁與欲俱至矣。則欲仁之欲, 與欲食色之欲,一乎二乎?特視所欲何如耳。「人孰無 力」,凡用力於貨利皆力也,一刻反己而用力乎仁,則 渾身純乎天理,而仁與力俱足矣。然則用力於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