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117

此页尚未校对

戒叮嚀,若是其諄切者,中之外無餘蘊也。所以湯執 中,而惟上帝之祇也,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武建中, 而畏上帝之臨也,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惓惓乎以 罪過反諸己。匹夫匹婦時切勝予之念,惟恐辜上天 曆數,而此心有不容自已者在也。故仲虺之誥曰:「惟 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惟天生聰明時乂。」《泰誓》曰:「惟 天惠民,惟辟奉天。」真有見乎天人一體,而湯、武善承 堯、舜、禹執中之傳者此也。順天應人,《易》豈虛語哉?不 然,一揖遜放伐,傳賢傳子,若是乎不齊,而「允執厥中」, 胡為乎後先一揆也?後之君天下者,莫不希名禪讓, 比跡征誅,求如二帝三王,以天地生物之心為心,而 用中於民,其誰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人君不能 濟美帝王,非其揖遜放伐不相似也,不能體天心,立 民命,則大本不立,惡足以望唐虞三代之盛哉!或曰: 「上帝作之君師,而學必執中,于以家四海、子萬民,何 與哉?蓋人之生也,受中天地,自天子至庶人,一也。故 曰:『仁者天地之心』。」苟不能視萬物為一體,天下為一 家,中國為一人,未免隔藩籬、分汝我,視至親猶路人, 且不可以語人也,況生民以來未有之孔子耶?觀其 皇皇然,必欲以有道易無「道,以求遂老安少懷之心。」 是心也,即堯、舜、禹「恐四海困窮」之心也,即湯、武「萬方 百姓罪在一人」之心也,即《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中 庸》「盡性參贊天地之化育也。」《論語》以此終篇,意亦微 矣。孟子敘聞知見知,以堯、舜、湯、文、孔子並列,韓退之 敘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之相傳,皆此意也。奈何 此學不明,「遂指中為寂體止觀,收視返聽,默照圓通, 以為祕密,自私自利,四大之外,漠然不相關舉。天下 溺虛寂之見,何怪乎聖學之不昌耶?雖然,道本一而 二之,非道也;學本一而二之,非學也。明德親民,中和 位育,一以貫之者也。」古之學出於一,貴賤一也,治教 一也,窮達一也,人我一也,內外體用費隱,寂感一也, 此人心所以正,世道所以隆也。後之學出於二,貴與 賤殊,治與教殊,窮與達殊,人與我殊,內外體用費隱 寂感一切岐而二之,此人心所以邪,正道所以污也。 何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初無二中也,二之自絕於 天,自戕其命也。志執中之學者,惟《潛神》《堯曰篇》,久當 自得之。允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