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7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事君盡禮,在他人言之,必曰「小人以為謟」也。聖人道 洪,故止曰「人以為謟」也。伊川 「樂得淑女,以配君子,不淫其色」,是樂而不淫;「哀窈窕」, 思賢才,求之不得,展轉反側,是哀而不傷。明道 「成事不說」至「既往不咎」者,大概相似。重言之,所以深 責之也。如今人嗟惜一事,未嘗不再三言之也。伊川 成湯放桀,惟有慚德;武王亦然,故未盡道。堯、舜湯、武, 其揆一也,征伐非其所欲所遇之時然耳。伊川 「里」,居也。擇仁而處之為美。明道

「知者利仁」,知者以仁為利而行之,至若欲有名而為 之之類,是皆以為利也。

知者知仁為美,擇而行之,是「利仁」也。必有其仁,故曰 「利。」伊川

「君子懷德」,惟善之所在;「小人懷土」,惟事之所在;「君子 懷刑」,惟法之所在;「小人懷惠」,惟利之所在。伊川 子貢問「賜也何如」,賜自矜其長,而孔子以瑚璉之器 答者,但瑚璉可施禮容于宗廟,如子貢之才,可使於 四方,可使與賓客言而已。伊川

「未能自信,不可以治人。」孔子所以說漆雕開之對。明 道

子貢常方人,故孔子答以不暇,而又問「與回也孰愈」, 所以抑其方人也。

「聞一知十,聞一知二」,舉多少而言也。曰「吾與汝弗如 也。」使子貢喻其言,知其在勉不喻,則亦可使慕之皆 有教也矣。

「不欲人之加諸我」者,施諸己而不願者也。「無加諸人」 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者也。此無伐善無施勞者能 之,故非子貢所及。伊川

《三月不違仁》,言其久也,然非成德之事。

祝鮀之佞,所謂「巧言」;宋朝之美,所謂「令色。」當衰世,非 此難免。伊川

上知高遠之事、非中人以下所可告、蓋踰涯分也。伊 川

民之所宜者務之,所欲與之聚,所惡勿施爾也。人之 所以近鬼神而褻之者,蓋惑也。故有非鬼而祭之,淫 祀以求福,知者則敬而遠之。明道

「知如水之流,仁如山之安」,動靜仁智之體也。動則自 樂,靜則自壽,非體仁智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明 道

《觚》之為器,不得其法制,則非觚也。舉一器而天下之 物莫不皆然,天下之事亦由是也。伊川

宰我言「如井中有人,仁者當從而下之否?」子曰:「君子 可使之往,不可陷以非其所。履可欺以其方,難罔以 非其道。」明道

博學於文,而不約之以禮,必至于汗漫。所謂約之以 禮者,能守禮而由于規矩者也,未及知之也,止可以 不畔道而已。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 之次也,與此相近。《顏淵》曰:「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 不能。」是已知之而進不止者也。明道

《中庸》之德不可須臾離,民鮮有久行其道者也。伊川 聖則無大小。至于仁,兼上下大小而言之。博施濟眾 亦仁也,愛人亦仁也。「堯舜其猶病諸」者,猶難之也。博 則廣而無極,眾則多而無窮。聖人必欲使天下無一 人之惡,無一物不得其所,然亦不能,故曰「病諸。」「修己 以安百姓」,亦猶是也。伊川

人于文采,皆不曰「吾猶人也」,皆曰「勝于人爾。」至于「躬 行君子」,則吾未見其人也。伊川

泰伯知王季之賢,必能開基成王業,故「為天下,而三 讓」之,言其公也。明道

「泰伯三,以天下讓」者,立文王則道被天下,故泰伯以 天下之故而讓之也。不必革命,使紂賢文王為三公 矣。伊川

凡人有所計較者,皆私意也。《孟子》曰:「惟仁者為能以 大事小。」仁者欲人之善而矜人之惡,不計較小大強 弱,而事之犯而不校,故能保天下,亦樂天順理者也。 伊川

「人而不仁」,君子當教養之。不盡教養,而惟疾之甚,必 至于亂。明道

「《為學》三年而不至于善」,是不善學也。明道

亂,治也。師摯始治《關雎》之樂,其聲洋洋乎盈耳哉,美 之也。明道

「《洋洋》盈耳」,美也。孔子反魯,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其後 自太師而下,入河蹈海,由樂正魯不用而放棄之也。 伊川

「禹吾無間然矣。」言德純完,無可非問。明道

子罕言利,非使人去利而就害也。蓋人不當以利為 心。《易》曰:「利者義之和。」以義而致利,斯可矣。罕言仁者, 以其道大故也。《論語》一部,言仁豈少哉?蓋仁者大事, 門人一一紀錄盡平生所言如此,亦不為多也。伊川 「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者,盡以告人,他無知也」,與「吾無 隱乎爾」同。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