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9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九十七卷目錄

 四書部總論一

  近思錄四書

  延平問答四書 答問後語

經籍典第二百九十七卷

四書部總論一

近思錄

四書

明道先生曰:「天地生物,各無不足之理。常思天下君 臣、父子、兄弟、夫婦,有多少不盡分處。」

「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人生氣稟,理有 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有自幼 而善,有自幼而惡。后稷之克岐克嶷子越椒始生人知其必滅若敖氏之類是氣 稟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蓋生 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時便已不是 性也。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性善」是 也。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猶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 有流而至海,終無所汙,此何煩人力之所為也?有流 而未遠,固已漸濁;有出而甚遠,方有所濁。有濁「之多 者,有濁之少者。」清濁雖不同,然不可以濁者不為水 也。如此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則 疾清,用力緩怠則遲清。及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 也。不是將清來換卻濁,亦不是取出濁來置在一隅 也。水之清,則性善之謂也。故不是善與惡在性中,為 兩物相對,各自出來。此理,天命「也,順而循之,則道也; 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則教也。自天命以至於教,我 無加損焉。」此舜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間,亭亭當當,直上直下之 正理出則不是,惟敬而無失最盡。

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灑掃應對是其 然,必有所以然。

楊子「拔一毛不為」,墨子又「摩頂放踵為之」,此皆是不 得中。至如「子莫執中」,欲執此二者之中,不知怎麼執 得?識得,則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箇中在那上,不待 人安排也。安排著,則不中矣。

問:「『時中如何?」曰:「中』字最難識,須是默識心通。且試言 一廳,則中央為中;一家則廳中非中,而堂為中;言一 國則堂非中,而國之中為中。推此類可見矣。如三過 其門不入,在禹稷之世為中;若居陋巷則非中也;居 陋巷,在顏子之時為中;若三過其門不入,則非中也。 《無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

李邦直云不歎之謂誠便以不欺為誠徐仲車云不息之謂誠中庸言至誠無息非以無息解誠也

或以問先生,先生云云。

伊川程先生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 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發而皆中節謂之 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達道。 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

《鬼神》者,造化之跡也。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曰:「語其性則皆善也,語 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所謂下愚者有二焉:自暴也, 自棄也。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者,雖昏愚之至, 皆可漸磨而進。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絕之 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化而人也,仲尼之所謂下 愚也。然天下自暴自棄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強戾」 而才力有過人者,商辛是也。聖人以其自絕于善,謂 之下愚,然考其歸,則誠愚也。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 也?曰:心雖絕於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則與人同也。惟 其有與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理則無序而不和。

問仁。伊川先生曰:「此在諸公自思之,將聖賢所言仁 處類聚觀之,體認出來。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也』。後人 遂以愛為仁。愛自是情,仁自是性,豈可專以愛為仁? 孟子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則不可便 謂之仁。退之言『博愛之謂仁』,非也。仁者固博愛,然便 以博愛為仁,則不可』。」

「義」訓「宜」,「禮」訓「別」,「智」訓「知」,「仁」當何訓?說者謂訓「覺」訓「人」, 皆非也。當合孔孟言仁處,大概研窮之,二三歲,得之 未晚也。

問:「心有善惡否?」曰:「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 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心本善,發於思慮則有善不善; 若既發,則可謂之情,不可謂之心。譬如水,只可謂之 水,至流而為派,或行於東,或行於西,卻謂之流也。 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清則才清,氣濁則才濁;才則 有善有不善,性則無不善。」

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者也,故《四端》不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