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9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鄭伉,字孔明,往師吳與弼,乃授小學,日體驗于身心, 然後得聞四子六籍之要。久之,有所得,乃辭歸。 蔡清字介夫,晉江人。成化進士。歷江西提學副使。著 《四書蒙引》。盛行於世。

陳琛字思獻,晉江人。舉進士。嘉靖七年詔徵,授江西 督學。著《四書淺說》,舉業家宗之。

戴圭字秉誠。踐履篤實,嘗語人曰:「學須謹獨誠意以 修身,不怨天,不尤人。」久之,自與天一。所著有《四書要 略》。

蔡元偉字伯瞻。晉江人。舉嘉靖十年鄉試,歷撫州同 知。作《考德錄》,日識所行事以自省。克治之功,至老彌 厲。所著有《四書折衷》。

姚舜牧,字虞佐,烏程人。舉萬曆元年鄉試,肆力經學。 著《四書疑問》《三易稿》始成。

朱恕時有夏叟廷美者,繁昌田夫,隆慶中往謁耿定 向,因定向而師於焦竑,漸有得,以竑教,始讀《四書》。久 之,謂定向曰:「比讀《書傳》,註意未了,然第以正文尋繹, 乃有會處。如所云異端者,謂其端異也。吾人須研究 為學,初念其發端若何,若祗為榮肥計,即異端也,何 更闢為?」謂竑曰:「竊疑孔孟學問乃有賢聖之別,何也?」 近反覆誦思。如《論語》中孔子自謂「未能者七,何有于 我者亦七」,而《孟子》篇中殊未之見。此其為聖賢之別 乎?搜諸註解多此類,聞者莫不異之。

《杜偉傳》:「偉所著有《四書筆記》諸書。」

呂柟字仲木,號涇野,學者稱涇野先生。所著有《四書 因問》。

《文苑傳》:陶宗儀字九成,所葺《四書備遺》傳於世。 《宦官傳》:懷恩同時有覃吉者,以老奄侍太子,太子年 九歲,吉口授《四書章句》及古今政典。憲宗賜太子莊 田,吉勸毋受,曰:「天下皆太子有也。」

《江寧府志》:「李時勉,上元人。七歲四書皆成誦,成童即 以四勿、三省自礪。登永樂二年進士。」

《蘇州府志》:「徐達佐字良夫,吳縣人。十六始為學,從鄱 陽邵弘道學《易》,又受書於天台董仁仲,嘗注顏孟四 子書。洪武初,施仁守建寧,遣諸生以幣請為其學訓 導。」

張洪,字宗海,常熟人。博綜群經,羽翼諸儒所未及。著 《四書解義》。洪武三十三年,以明經除靖江王府教授。 洪熙間進修撰。

《菽園雜記》:「正統初,南畿提學彭御史勗,嘗以永樂間 纂修《五經》《四書大全》討論欠精,諸儒之說有與《集註》 背馳者,嘗刪正自為一書,欲繕寫以獻,或以《大全序》 出自御製而止。以今觀之,誠有如彭公之見者。蓋訂 正經籍,所以明道,不當以是自沮也。」

管一德,字士恆,常熟人。攻苦力學。萬曆辛卯舉鄉試 第二。著《四書閎覽》。

顧夢麟,字麟士,太倉人,居雙鳳里。明季文教頹靡,與 常熟楊彝獨尚先民規矩,海內謂之楊、顧。從游甚眾, 稱為織簾先生。巡撫張國維、知州錢肅樂皆造請為 子弟師。夢麟沖澹醇謹,長毛、鄭學,雅不欲居講道名。 每稱歸有光之言曰:「漢儒謂之講經,今世謂之講道。 夫能明聖人之經,斯道明矣,道何容講哉?」與彝同著 《四書說約》行於世。

楊彝字子常,常熟人。萬曆之季,制舉文字,沿習子書 「佛乘」,彝與太倉顧夢麟搜討傳註,一以程、朱為準,天 下翕然風從,稱「楊、顧學。」所著有《四書說約》。

《江都鄉賢錄》:「金玉節字元亮,江都廩生。生平主敬存 誠,不欺屋漏。自少即以理學為己任,集劉冀金等會 講董仲舒祠,學者翕然宗之,一時經明行修之士,悉 出其門下。學使聞其賢,兩舉優行。詳《郡志》。」「理學」、「篤行 二傳。著有《四書解》十六卷、《小學闡證》十卷、《批點性理》 四十卷。」

子奇選,字幼常。于書無不讀,其學務以「立誠」為本。門 人子弟輯其事之合于鄉黨、曲禮者,凡數十條,名曰 《孔門傳燈錄》。所著有《四書類考》四十卷。

《靖江縣志》:「『陳善字德先。初為諸生,性抗直慷慨,不避 忌諱,因以言得禍,遂棄家遊武彝、匡廬諸山,講出世 之業。後歸杜門臥一小樓,著書自娛。蘭溪趙師相徵 之不就,以『明時弘景』四字貽之。甘直指旌其高行不 群,劉中丞稱其精命之學,殆有道而隱者』。其為名流 推重如此。平生好善疾惡,喜接引後進,閨門肅然。兄」 弟不別業,「著《大學古本》《中庸疏義》,王世貞為之序。」 《高淳縣志》:「孔一望邑庠生,著《四書日知錄》行世。」 《順天府志》:「劉因,容城人,隱居房山,教授生徒。所著有 《四書精要》行於世。」

《紫陽正傳錄》:「金繼魯字伯儒,休寧人。讀書窮理,一宗 朱子。嘗言:《書經》朱子論定者,但當潛心玩味,漸自有 得,不容更參一解。尢以《四書》為學者根本,手自編輯 一書名《四書宗朱集說》。其書每章每節正文後註列 第一,次《或問精義》,次語類,次文集,次諸家說之合于 朱子者附焉。少有不合,雖程、張之說亦從刪以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