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9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得而私」之。遂命工悉以鋟梓,頒布天下,使天下之人 獲睹《經》書之全,探見聖賢之蘊。由是窮理以明道,立 誠以達本,修之於身,行之於家,用之於國,而達之於 天下。使家不異政,國不殊俗,大回淳古之風,以紹先 王之統,以成熙曍之治,將必有賴於斯焉。遂書以為 序。永樂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日。

葉添德刻四書大全 十卷

按楊榮題後欽惟太宗文皇帝臨御之日宵旰孜孜誕興文教以斯道為己任萬幾之暇嘗與儒臣論議以為四書雖有宋儒朱熹為之集註以便學者然而

「群儒之說,頗有異同,純駮不一。至今幾三百餘年,紛 紜糅雜,莫知適從。茲欲會而通之,去其駮而錄其純, 庶幾聖賢之道,昭然大明。」臣榮忝居侍從,恭奉德音, 敢不敬承。謹率四方學者,彙以成編,上親商確,以定 去取。書成,特賜名曰《性理四書大全書》,即以刊布天 下。學校凡從事於聖賢之學者,莫不欣焉,若披雲霧 「而仰青天,若剪荊棘而循大路」,坦然無疑,釋然有悟, 誠萬世之寶也。予鄉郡建陽葉添德氏,家素崇文而 好學,博雅聞於庠序,得睹此書,遂求抄錄,鋟諸梓,以 廣其傳。乃以書來京師,請予言識之。夫奉揚上之盛 德美意,以昭示於無窮者,人臣之事也。昔太宗文皇 帝惓惓纂輯是書,以嘉惠天下後世,有功於聖門大 矣。然而添德以民間,傑然者乃能廣播而盛傳之,此 其所以超乎眾人,豈不遠哉!是可嘉尚也矣。因拜手 識於後。

蔡清四書蒙引十五卷

按清自序國家以經術造士其法正矣第士之所以求於經者淺也蓋不務深於理而徒務辨於文文雖工術不正而行與業隨之矣舉子業之關世道也有

如此,清之始業是也。自謂頗知所用心者,故有三年 不作課,而無一日不看書。間以其所窺見者語諸同 儕,要亦未能脫時文氣味也。然已見訝為迂遠,而厭 聽之矣,清乃隨時自筆之,以備遺忘。庚子歲赴會試, 收寘行囊,既而冗中,翻自遺之。至京檢覓不得,意其 失之途中矣。時方溫故,遂復有錄。更三閱歲,故錄復 「得之家中,參會前後所錄詞意重複者過半,又有前 後異見,至一句而二三其說者,皆未暇刪次也。」祿仕 多年,故紙宛然,而比日後生輩,知而求之特切。欲終 棄置,則一得之見,或有資於童蒙。欲俟刪正,則溫故 之功,又非旬時可辦。姑略會而次之,先剪去其最冗 穢無謂者,其諸凡近似有理之言,皆且存之,以俟,他 日溫故之餘,得加汰削,乃就有道而正焉,。名曰《蒙引 初稿》,明非定說也。《四書》及《易經》諸卷概有之矣。今已 謄出《大學》《中庸》二部及乾坤二卦,張國信輩借抄,因 道其故以示之。弘治甲子歲七月朔晉江蔡清書。

蔡清四書圖史合攷 卷

按鍾惺序嘗觀聖賢之立言也有說理者焉有說事者焉說理則聖人與我同此性命之原聰穎或可不假言筌而頓悟至於說事則當之必有人也行之必

「有制也,用之必有物也。」若非考究精詳,而妄憑胸臆, 非遺笑於不經,則取譏於杜撰,此書生所以白首窮 經,而不知世故也。今國家懸孔、孟之書以取士,非徒 尊其名高,蓋實見古今聖帝明王所稱正心誠意,與 夫兵農禮樂井田學校等事,凡可以為治天下之具 者,莫不備載其中,而用之有餘裕也。故令士子童而 「習之,欲其壯而行之,以為聖朝有用之真才也。奈何 近之學士家不深維祖宗立法之意,將聖賢作用直 帖括視之,文章之妙,日變日新;性道之理,愈探愈奧。 至於尚世論人,即物攷義,則多鄙薄而不講者。」故當 其坐談名理,雖醇儒亦將遜席,及小有設施,則四顧 徬徨,而一聽吏胥之為政。此無它,在「下者務虛而不 務實也,在上者考言而不考功也。」或曰:「言,形上者也, 道也;功,形下者也,器也。道精而氣粗,精者所貴,粗者 非所貴也。若然,則一正心誠意止矣。而兵農禮樂井 田學校等事,聖賢諄諄不置者,何故?蓋道氣雖分精 粗,而道實不能遺。器以為精,器造於至精,而即道第 弗深習焉,則弗知也。」《四書》人物、名物近俱有攷,然或 漏而不詳,或蔓而不要,或依樣葫蘆,而可否無所適 從,或今古異制,而名實了不可辨,故觀之者茫然猶 未觀也。惟蔡虛齋先生《四書圖史合攷》一書,事採其 正,物考其詳。經不載者史備之,言不傳者圖繪之,一 展卷而兵農、禮樂、井田、學校等事宛然在目,了若指 掌,有「不煩深攷而無弗深攷焉者,何也?左圖右史,感 人者深,而入人者微也。深微至此,故雖說者事也,而 理與明焉;雖辨者器也,而道已通焉。昔也文章,今也 治天下之具,則學士家有不繇虛入實而成真才者 哉?學士而皆真才,則天下有不循言至功而成治世 者哉?真才出而天下治,則祖宗立法之意」,與聖賢立 言之心,將不辨而昭若日星矣。《此書》久祕,今嘉惠天 下,余喜而志其意於首。

林希元訂補四書蒙引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