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9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一卷目錄

 孝經部彙考一

  周敬王一則

  漢文帝一則 武帝一則 昭帝始元二則 宣帝地節一則 平帝元始二則

  後漢光武帝建武二則 明帝永平一則 安帝建光一則

  晉武帝太始一則 惠帝元康一則 穆帝永和一則 升平一則 孝武帝寧康一則

  太元一則 恭帝元熙一則

  宋文帝元嘉二則 孝武帝大明一則

  南齊武帝永明三則

  梁武帝天監二則 中大通一則 大同一則

  陳文帝天嘉一則 宣帝太建一則 後主至德一則

  北魏道武帝興國一則 宣武帝正始一則 孝明帝正光一則 出帝永熙一則 孝

  靜帝天平一則

  北齊文宣帝天保一則

  北周文皇帝一則 後主武平一則

  隋文帝開皇二則

  唐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三則 高宗永徽一則 元宗開元三則 天寶四則 肅

  宗乾元一則 寶應一則 代宗大曆一則 文宗太和一則

  後周世宗顯德一則

  宋太祖開寶一則 太宗雍熙一則 淳化一則 至道一則 真宗咸平三則 大中祥

  符一則 仁宗天聖二則 慶曆一則 皇祐二則 至和二則 嘉祐一則 神宗熙寧一

  則 哲宗元祐二則 高宗紹興九則 理宗寶祐一則

  金廢帝天德一則 世宗大定二則

  元世祖中統一則 至元一則 成宗大德一則 英宗至治一則 順帝至正二則

經籍典第三百一卷

孝經部彙考一

敬王三十九年孔子作孝經授弟子曾參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 按《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 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 故授之業,作《孝經》。」

按《宋書符瑞志》:「魯哀公十四年,孔子作《春秋》,制《孝經》。 既成,孔子齋戒向北辰而拜,告備於天曰:『《孝經》四卷, 謹已備』。」按魯哀公十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也 按《孔子家語》,「曾參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經》。」 按桓譚《新論古孝經》一卷,二十章,千八百七十二字, 今異者四百餘字。

按晁氏《讀書志》:「何休稱『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 信斯言也』。」則《孝經》乃孔子自著者也。今其首章云「仲 尼居,曾子侍」,則非孔子所著明矣。詳其文意,當是曾 子弟子所為書。柳宗元謂《論語》載弟子必以字,獨曾 參不然,蓋曾氏之徒樂正、子春、子思相與為之耳。

文帝 年置孝經博士

按:《史記》《漢書》《文帝本紀》皆不載。 按《揚子法言學行 篇》:「或曰:《書》與經同而世不尚,可乎?」宋咸注:漢文帝以 《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士,獨立 五經博士,列學科而已,故云「世不尚。」按宋咸注本趙岐孟子題辭 按《玉海》,「文帝時置孝經博士。」

武帝 年得孝經科斗書於孔子宅中

按:《史記》《漢書》《武帝本紀》皆不載。 按《晉書衛恆傳》:「漢 武帝時,魯共王壞孔子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 人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祕傳,希得見之。」

按漢書魯恭王傳孝景前三年徙王魯好治宮室壞孔子宅於其壁中得古文經傳據恭王傳當是景帝時事他處又多作武帝時事附此以俟參考

昭帝始元五年六月詔以孝經未明令舉賢良文學高第

按:《漢書昭帝本紀》:「始元五年六月詔曰:『朕以渺身,獲 保宗廟,戰戰栗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 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之有明。其令三輔太常舉賢良 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

昭帝始元 年,魯國三老獻《古文孝經》。

按《漢書昭帝本紀》不載。 按《說文》敘古文《孝經》者,孝 昭帝時魯國三老所獻。一作昭帝初故附始元內

宣帝地節三年選疏廣授皇太子孝經

按《漢書宣帝本紀》,不載。 按《疏廣傳》,「地節三年,選丙 吉為太傅,廣為少傅。數月,吉遷御史大夫,廣徙為太 傅。在位五歲,皇太子通《論語》《孝經》。」

平帝元始三年夏立學官庠序置孝經師一人

按:《漢書平帝本紀》:「元始三年夏,立官稷及學官,郡國 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 曰序,序庠置《孝經》師一人。」

元始五年春正月。徵天下以《孝經》教授者詣京師 按《漢書平帝本紀》。「元始五年春正月徵天下。以五經。 《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京 師。」

後漢

光武帝建武 年議郎衛宏校古文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