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9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 按《說文序》,「《古文孝經》 者,建武時議郎衛宏所校。」

建武 年,令虎賁士皆習《孝經》。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 按《唐書薛放傳》云云。

明帝永平 年期門羽林之士悉通孝經章句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不載 按《儒林傳序》云云。 按 《樊宏傳》,樊準上皇后疏曰:「明皇帝兼天地之資用,日 月之明,庶政萬幾,無不簡心。而垂情古典,游意經藝, 期門羽林,介胄之士,悉通《孝經》。」

安帝建光元年許沖上古文孝經說文一篇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說文敘》,建光元年九 月戊午,許沖上父慎《說文》,曰:「《古文孝經》者,孝昭帝時 魯國三老所獻,建元時議郎衛宏所校,皆口傳官無 其說。臣父學孔氏古文,撰具一篇,並上。」

武帝太始七年皇太子講孝經通親釋奠祀孔子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宋書禮志》,「晉武帝太始 七年,皇太子講《孝經》,通太子親釋奠,以太牢祀孔子, 以顏淵配。」

惠帝元康元年冬十二月命皇太子講孝經於崇政殿

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 按《潘尼傳》:「元康初,拜太子 舍人,上《釋奠頌》,其辭曰:『元康元年冬十二月,上以皇 太子富於春秋,而人道之始,莫先於孝悌,初命講《孝 經》於崇政殿』。」

穆帝永和十二年二月帝講孝經

按《晉書穆帝本紀》,永和十二年「二月辛丑,帝講《孝經》。」

升平元年三月帝講孝經

按《晉書穆帝本紀》:升平元年「三月,帝講《孝經》,壬申,親 釋奠於堂中。」

孝武帝寧康三年九月帝講孝經通釋奠如故事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寧康三年九月,帝講《孝經》。」 按 《車引傳》,「孝武帝嘗講《孝經》,僕射謝安侍坐,尚書陸納 侍講,侍中卞耽執讀,黃門侍郎謝石、吏部郎袁宏執 經,引與丹陽尹王混擿句,時論榮之。」

按《宋書禮志》,「晉孝武帝寧康三年七月,帝講《孝經》,通 釋奠如故事。」

孝武帝太元元年命荀昶撰集孝經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唐會要》,「晉穆帝永和 十二年及孝武帝太元元年,再聚群臣,共論經義。有 荀昶撰集《孝經》諸說,始以鄭氏為宗。」

恭帝元熙二年劉超授帝孝經

按《晉書恭帝本紀》,不載。 按《劉超傳》,恭帝時年八歲, 雖幽厄之中,劉超猶授《孝經》《論語》。

文帝元嘉十九年皇太子講孝經何承天顏延之同執經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何承天傳》,「元嘉十九年, 立國子學,以承天領國子博士,皇太子講《孝經》,承天 與中庶子顏延之同為執經。」

元嘉二十二年,皇太子講《孝經》通。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禮志》,元嘉二十二年四 月,「皇太子講《孝經》,通釋奠國學。」

孝武帝大明四年皇太子講孝經於崇正殿

按《宋書孝武帝本紀》不載 按《廢帝本紀》,「大明二年 出東宮,四年,講《孝經》於崇正殿。」

南齊

武帝永明元年國學置鄭元孝經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陸澄傳》,永明元年,澄 領國子博士,時國學置鄭元《孝經》。澄謂尚書令王儉 曰:「《孝經》小學之類,不宜列在帝典。」乃與儉書,論之曰: 「世有一《孝經》,題為鄭元注,觀其用辭,不與所注相類。」 案元自序,所注眾書,亦無《孝經》。儉答曰:「疑《孝經》非鄭 元注。」僕以此書明百行之首,實人倫所先,《七略》《藝文》, 並陳之六藝,不與《蒼頡》《凡將》之流也。鄭注虛實,前代 不嫌,意謂可安,仍舊立置。

永明三年冬十月壬戌詔皇太子講《孝經》親臨釋奠 車駕幸聽。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永明三年十月壬戌。詔曰:『皇太 子講畢當釋奠,王公以下可悉往觀禮』。」 按《禮志》,永 明三年十月壬戌,太子講《孝經》,親臨釋奠。車駕幸聽。

按《文惠太子傳》,「永明三年,於崇正殿講《孝經》,少傅。」

王儉擿句令太僕周顒撰為《義疏》。

永明四年三月辛亥國子講孝經車駕幸學賜絹各 有差。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永明四年三月辛亥,國子講《孝 經》,車駕幸學,賜國子祭酒、博士、助教絹各有差。」

武帝天監 年造制旨孝經義疏十八卷

按《梁書武帝本紀》。「帝造制旨《孝經》。」 按《隋書經籍志》, 「《孝經義疏》十八卷。梁武帝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