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9 (1700-1725).djvu/77

此页尚未校对

卷。浩稱四明山人。乾元二年十一月上,授校書郎。

寶應二年楊綰疏請以孝經為兼經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寶應二年,禮部 侍郎楊綰上疏,請所習經取六義,聽通諸家之學。每 問經十條,對策三道,皆通,為上第。吏部官之經義通 八,策通二,為中第,與出身下第罷歸。《論語》《孝經》《孟子》 兼為一經。」

代宗大曆八年歸崇敬請博士兼通孝經

按:《唐書代宗本紀》,不載。 按《歸崇敬傳》:「大曆八年,崇 敬建議曰:近世明經,不課其義,先取帖經,顓門廢業, 傳授義絕。請以《禮記》《左氏春秋》為大經,《周官》《儀禮》《毛 詩》為中經,《尚書》《周易》為小經,各置博士一員。《公羊》《穀 梁春秋》共準一中經,通置博士一員。博士兼通《孝經》 《論語》,依章疏講解。德行純潔、文詞雅正、形容莊重、可 為」師表者,遣國子、太學、四門、三館各立五經博士,品 秩有差。禮部考試法:「請罷帖經,於所習經問大義二 十而得十八,《論語》《孝經》十得八為通。」

文宗太和七年敕於國子監講論堂兩廊創立石經孝經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會要》,「太和七年十二月, 敕於國子監講論堂兩廊創立石《九經》並《孝經》《論語》 《爾雅》。共一百五十九卷,字樣四十九卷。」

後周

世宗顯德六年高麗王昭進別敘孝經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孝經雌圖一卷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 按《高麗傳》:「周世宗六 年,昭遣使者貢黃銅五萬斤。高麗俗知文字,喜讀書。 昭進《別敘孝經》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 《孝經雌圖》一卷」,《別敘》敘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跡。《越王 新義》以越王為問目,若今《正義》《皇靈述》《延年辟穀雌 圖》載日食星變,皆不經之說。

太祖開寶五年判監陳諤等校孝經釋文上之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玉海》,「開寶五年。判監陳 諤與姜融等四人。校《孝經》《論語》《爾雅》釋文上之。」

太宗雍熙 年御書孝經賜李至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李至傳》:雍熙初,授禮部 侍郎,進秩吏部,兼祕書監。上臨幸祕閣,出草書「千文 字為賜,至勒石,上曰:『千文無足取,若有資於教化,莫 《孝經》若也』。乃書以賜。」

淳化五年詔增刻孝經義疏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李至傳》:淳化五年兼判 國子監。至上言,「五經書疏已行,惟二傳、《二禮》《孝經》《論 語》《爾雅》七經疏未備,豈副仁君垂訓之意?今直講崔 頤正、孫奭、崔偓佺勵精強學,博通經義,望令重加讎 校,以備刊刻。從之。」

至道二年命李沆杜鎬等別纂孝經正義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至道二年,判監李 至「請命李沆、杜鎬等校定《周禮》《儀禮》《禮記》《穀梁傳》疏 及別纂《孝經》《論語正義》。從之。」

真宗咸平二年詔邢昺等校定孝經義疏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邢昺傳》:「咸平二年,始置 翰林侍講學士,以昺為之。受詔與杜鎬、舒雅、孫奭、李 慕清、崔偓佺等校定《孝經》等義疏,及成,並加階勳。」 按《崇文總目》:「《孝經正義》三卷,邢昺等撰。初,世傳元行 沖疏外,餘家尚多,皆猥俗褊陋,不足行遠。咸平中,詔 昺及杜鎬等集諸儒之說而增損焉。」

按《玉海》,「李至請命李沆、杜鎬等校定《周禮》《儀禮》《公羊》 《穀梁傳》疏,及別纂《孝經》《論語正義》。咸平三年三月癸 巳,命祭酒邢昺代領其事,杜鎬、舒雅、李維、孫奭、李慕 清、王煥、崔偓佺、劉士元預其事。」「《孝經》取元行沖疏約 而修之。」傳作二年此作三年未知孰是並存之 咸平三年,句中正上《三體孝經》,藏祕閣,邢昺等奉詔 撰《孝經正義》。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文苑句中正傳》,嘗以大 小篆、八分、三體書《孝經》摹石,咸平三年表上之,賜坐, 問所書幾許時,中正曰:「臣寫此書,十五年方成。」上嘉 歎良久,命藏於祕閣。

按《玉海》,咸平三年四月辛未,直昭文館句中正上石 本大小篆、八分三體書《孝經》,真宗召至便殿坐,問所 書幾時方畢,曰:「凡十年。」遂賜金紫,藏其書祕閣,命別 進三本,送三館。八月二十四日,賜中正,詔曰:「汝精通 字學,得史籀之舊法,見蔡邕之古文。」

咸平四年九月,邢昺等表上重校定《孝經》。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咸平四年九月丁 亥,翰林侍講學士邢昺等及直講崔偓。佺表上重校 定《周禮》《儀禮》《公羊》《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七經義疏, 凡一百六十五卷。賜宴國子監,昺加階,餘遷秩。」一本 云一百六十三卷十月九日,命摹印頒行。於是《九經義疏》具 矣。 又云「命杭州刊板。」

大中祥符八年閏六月癸巳作孝經詩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