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9 (1700-1725).djvu/9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列於《四書》後,本經前減本經一篇,即自十三年為始。

成祖文皇帝曰:「《孝經》者,聖賢之格言大訓。」宣宗章皇 帝曰:「設科求賢,願得忠孝之人,以資國用。」朕之心亦 如此。則皇上頒行《孝經》,成成祖、宣宗之言。此正繼志 述事之大孝也。《六要》曰:頒諭武士,以「明大義。」臣聞宋 儒程顥看詳武學,欲添習《孝經》,曰:「欲令武勇士知義 理。」故東漢時,有令虎賁士習《孝經》者,有命期門羽林 通《孝經》章句者。而我成祖文皇帝曰:「申明武學,嚴其 課讀,毋為文具。」孝宗敬皇帝曰:公、侯、駙馬、伯子孫,命 讀書習禮,將來朝廷庶得世臣之用。伏乞皇上諭頒 《孝經》於天下武學,其考試必間出《孝經》題目。其武場、 鄉、會試亦一體出題。至公侯指揮世襲等官,子孫承 襲,必間抽《孝經》一二段,命背誦講解,通者方許承襲。 庶干城腹心之士,猶有敦詩書、說禮樂之風。然辟舉 不真,風俗不醇,雖欲復古孝治猶未也。故《七要》曰:「辟 舉真孝,以勵士俗。」嘗聞漢辟舉孝廉,猶為近古,我祖 宗朝尤加意行之。太祖高皇帝曰:「為國得寶,不如得 賢。」又曰:「但嚴舉錯之法,則冒濫自革。」宣宗章皇帝曰: 「務選經明行修之人,不得濫舉。」皇上既命復辟舉矣, 然必深明辟舉之首重乎孝,使天下知上意之所重, 然後可挽澆俗而於變耳。合無敕命撫按,遵奉新頒 聖諭,每年終彙奏,各舉通習《孝經》、孝友廉讓者,無論 紳衿隱逸,多不過三人。有奔營濫舉者,連坐。其提學 考較,巡按出巡,聽酌舉真孝,徑自獎勸,優賞如黃香 扇,枕溫席而舉。授榮親王元規著《孝經義》,而詔舉高 第。皆其遺事也。終八要曰:諭俗講解,以正民風。臣聞 化民成俗,以孝為先。太祖高皇帝曰:「風俗本乎教化。 教化行,雖閭閻可使為君子。」成祖文皇帝曰:「近俗簡 乎事親,此蓋教化不明之過。合無敕令天下府州、縣 官於講鄉約時,先宣聖祖六諭,間亦講說《孝經》,務令 通俗易曉,以化鄉愚。凡塾師教習處,皆頒《孝經》一部, 命誦習講解。其士民杖笞小過,果能背誦講解明白 者,亦惟寬宥。如司馬光講《庶人章》,以誨父老;真德秀 作《庶人章解》以化泉民。又如王漸誦《孝經》義而鄉里 慚謝,常景駿以《孝經》化貴鄉而母子感悟,皆其成效 也。總之表章八要,以朝廷為萬國之倡,俾天下皆講 明正學,實敦孝道。如此而期月之間紀綱粗布,行之 三年有不成教化變風俗裕兵民,再久之而有不復 祖宗淳熙之化,舞干兩階幾致刑措,真才輩出輔德 翼治者乎?帝德巍煥,「不識不知」而順;則王道蕩平,無 偏無黨,而《式度》斯文未喪,「至孝通神」,唯在我皇上獨 斷而實行之也。

孝經部藝文二

《孝經詩二首》
晉·傅咸

「立身行道」,始於事親。「上下無怨,不敢惡人。孝無終始, 不離其身。三者備矣,以臨其民。」

以孝事君,不離令名,進思盡忠,不義則爭,匡救其惡, 災害不生,孝悌之至,通於神明。

《讀孝經》
唐·方愚

「星彩滿天朝北極,源流是處赴東溟。為臣為子須忠 孝,莫負宣尼一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