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0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顏之推曰:「《易》有蜀才」 ,注江南學士,遂不知是何人。王儉《四部目錄》不言姓名,題云王弼,後人謝炅、夏侯該並讀數千卷,皆疑是譙周。而《李蜀書》一名漢之書,云姓范,名長生,自稱蜀才。

《十六國春秋》:「西山范長生,善天文,有術數,民奉之如神。」

按《釋文》引《蜀才注》「大車以載」 作「大輿」 ;「官有渝」 ,「官」 作「館。」 「君子以明庶政」 ,「明」 作「命。」 《大耋》作「咥。」 「羸其角」 ,「羸」 作「累。」 《箕子之明夷》,「箕」 作「其二」 ,「簋」 作「軌。」 「懲忿窒欲」 ,「懲」 作「證。」 「壯于」 「頄」 作「仇。」 「莧陸夬夬」 ,「陸」 作「睦。」 「繫于金」 ,「柅」 作「尼。」 「孚乃利用」 ,「禴」 作「躍。」 「在天成象」 ,「成」 作「盛。」 「知崇禮卑禮」 作「體。」 「參天兩地而倚」 ,「數」 作「奇數。」

宋明帝集群臣講《易》義疏。《隋志》十九卷,《七錄》。《唐志》 二十卷。國子講《易議》:《七錄》六卷。

《隋志》:「《周易義疏》,宋明帝集群臣解。」

荀柔之《易》音。

陸德明曰:「潁川潁陰人。宋奉朝請。」

按《釋文》。議之而後動。荀本。作「儀之。」

雷次宗《周易注》。

《豫章古今記》:「次宗字仲倫,入廬山,事沙門惠遠。」

何諲之《周易疑通》。《七錄》五卷。

《阮孝緒》曰:宋中散大夫何諲之撰。

張浩《周易占》:《隋志》一卷。

按《南史》:「張暢子浩,官至義陽王昶征北諮議參軍。」

徐爰《易音》。

《竇蒙》曰:爰字長玉,宋大中大夫。

范歆《周易義》。《隋志》一卷。

《隋志》「宋陳令范歆撰。」

齊國學「《周易》講疏」:《七錄》二十六卷。

《阮孝緒》曰:「齊永平中國學講。」

祖沖之《易義》。

《南齊書》:「沖之字文遠,范陽薊人。」

顧歡注王弼《易》。

《南齊書》:「歡字景怡,吳郡鹽官人。」

沈驎士《易經要略》。

《南齊書》:「驎士字雲禎,吳興武康人。」

徐伯珍《周易問答》。《隋志》一卷。

《南齊書》:「伯珍字文楚,東陽太末人。」

周顒《周易論》。《隋志》十卷,《七錄》三十卷。

《南史》:「顒字彥倫,顗七世孫。」

梁武帝《周易大義》。《隋志》二十一卷。《大義疑問》。 《唐志》:「二十卷。」《周易講疏》:《隋志》三十五卷。

《梁書》:「高祖洞達儒元,雖萬幾多務,猶卷不釋手。」

簡文帝《易林》十七卷。

《南史》:「帝博綜群言,善談元理,弘納文學之士,賞接無倦。」

元帝《周易講疏》。《梁書》十卷。連山。《隋志》:三十卷。 《洞林》。《隋志》三卷。《筮經》。《梁書》十二卷。

《南史》:「元帝性愛書籍,注《周易講疏》十卷,《連山》三十卷,《筮經》十二卷。」

南平王蕭偉《周易幾義》。《隋志》一卷。《周易發義》。 《唐志》一卷。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字文達,太祖第八子也。」

蕭巋《周易義記》。

《隋書》:「巋字仁遠,梁昭明太子統之孫也。」

蕭子政《周易義疏》。

冊府元龜蕭子政為都官尚書撰。「《周易》義疏十四卷繫辭義疏三卷。」

伏曼容《周易注》。《七錄》八卷。《周易集林》:《唐志》「十 二卷,又一卷。」

《南史》:「伏曼容字公儀,平昌安丘人。」

陶弘景《易髓》。《宋志》三卷。

《南史》:「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

褚仲都《周易講疏》:《隋志》十六卷。

《南史》:「仲都,錢塘人。」

按:褚氏《易》,錢唐全緩弘立受之,《正義》每引其說。其云「雷資風而益遠,風假雷而增威」 ,頗與《子夏傳》「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 ,辭義相近。

何引《周易》注。《隋志》十卷。

《梁書》「引字子季,廬江灊人。」

賀瑒《周易疏》。

《梁書》「瑒字德璉,會稽山陰人。」

朱异集注《周易》。《七錄》一百卷。

《梁書》「异字彥和,吳郡錢唐人。」

孔子袪續朱异集注《周易》一卷。

《梁書》:「孔子袪,會稽山陰人。」

庾詵《易林》二十卷。

《南史》:「庾詵字彥寶,新野人。」

費元珪《周易注》。《七錄》九卷。

《隋書》:「梁有齊安參軍費元珪著《周易》。」

《陸德明》曰:「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