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0 (1700-1725).djvu/44

此页尚未校对

元帝初元 年,通一經者皆復,郡國置五經百石卒 史。

按《漢書元帝本紀》,不載。按《儒林傳序》:「元帝好儒,能 通一經者皆復。數年,以用度不足,更為設員千人,郡 國置五經百石。」卒史。

成帝河平三年秋八月詔光祿大夫劉向及其子歆校經傳講六藝

按《漢書成帝本紀》:「河平三年秋八月乙卯,光祿大夫 劉向校中祕書。」按《藝文志》:成帝時,詔光祿大夫劉 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按《劉向傳》:「成帝即位,上方精 於詩書,詔向領校中五經祕書。」按《劉歆傳》:「歆字子 駿,少以通詩書,能屬文,召見,成帝待詔宦者,署為黃 門郎。河平中,受詔與父向領校祕書,講六藝傳記,諸 子詩賦」、數術方技,無所不究。

哀帝建平元年劉歆復領五經

按《漢書哀帝本紀》,不載。按《劉歆傳》,「哀帝初即位,歆 為侍中大中大夫,遷騎都尉,奉車光祿大夫,復領五 經,卒父前業。歆乃集六藝群書種別為《七略》。」

建平 年,令劉歆與《五經》博士講論經義。

按《漢書哀帝本紀》,不載。按《劉歆傳》,「歆欲建立《左氏 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於學官。哀帝令歆 與五經博士講論其義。」

平帝元始三年令校學置經師一人序庠置孝經師一人

按:《漢書平帝本紀》:「元始三年夏,立官稷及學官,郡國 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 曰序,序庠置《孝經》師一人。」

「元始五年正月,徵天下以五經教授者,遣詣京師」 按《漢書平帝本紀》,「元始五年春正月,徵天下通知逸 經、古記、天文、曆算、鍾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 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在所為駕,一封軺傳,遣詣 京師,至者數千人。」按《王莽傳》,「元始四年,莽奏起明 堂、辟雍、靈臺,益博士員,經各五人,徵天下通一藝教 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禮》《古文》《毛詩》《周官》《爾雅》、天文、 《圖讖》《鍾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 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至者前後千數,皆令記說廷 中,將令正乖謬壹異說云。本紀稱五年此稱四年者莽奏於四年至五年正月

始舉行耳

按《後漢書儒林董鈞傳》:「鈞,元始中舉明經,遷廩犧令。」

《前書》:「平帝元始五年,舉明經。」

元始 年,增立《五經》博士,置《六經》祭酒。

按《漢書元帝本紀》不載。按《儒林傳贊》:「自武帝時立 五經博士,平帝時又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 書》。」

按《後漢書蘇竟傳》:「蘇竟,字伯況,扶風平陵人也。平帝 世,竟以明《易》為博士講書祭酒。」

王莽置《六經》祭酒,秩上卿,每經一人竟為講書祭酒。

後漢

光武帝建武元年立五經博士十有四家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按《徐防傳》,「漢承亂秦, 經典廢絕,本文略存,或無章句,收拾缺遺,建立明經, 博徵儒術,開置太學。孔聖既遠,微旨將絕,故立博士 十有四家。」

《漢官儀》曰:「光武中興,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賀京房,《書》有歐陽和伯、夏侯勝建,《詩》有申公、轅固、韓嬰,《春秋》有嚴彭祖、顏安樂,《禮》有戴德、戴聖,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選有聰明威重一人為祭酒,總領綱紀也。」

《建武 年》,載「經牒祕書二千餘兩。」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初,光武 經牒祕書載之二千餘兩,自此以後,參倍於前。 建武十九年,以桓榮、何湯入授皇太子經。駕幸太學, 會博士辯明經義。」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按《桓榮傳》,建武十九 年,年六十餘,始辟大司徒府。時顯宗始立為皇太子, 選求明經,乃擢榮弟子豫章何湯。世祖從容問湯「本 師為誰,湯對曰:『事沛國桓榮』。」帝即詔桓榮拜為議郎, 入使授太子。每朝會,輒令榮於公卿前敷奏經書,帝 稱善,拜為博士。車駕幸太學,會諸博士論難於前。榮 被服儒衣,溫恭蘊藉,辨明經義,每以禮讓相厭,不以 辭長勝人,儒者莫及。特加賞賜。

建武 年徵試博士,大會群臣說經。

按《後漢書光武帝本紀》,不載。按《儒林傳》:「戴憑,字次 仲,汝南人。年十六,郡舉明經,徵試博士,拜郎中。時詔 公卿大會,群臣皆就席,憑獨立。光武問其意,憑對曰: 『博士說經,皆不如臣,而坐居臣上,是以不得就席』。帝 即召上殿,令與諸儒難說,憑多所解釋,帝善之。」

明帝永平九年為四姓小侯置五經師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永平九年四月,詔為四姓小侯 開立學校,置五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