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0 (1700-1725).djvu/51

此頁尚未校對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十二卷目錄

 經學部彙考二

  唐高祖武德三則 太宗貞觀十則 高宗永徽三則 永隆一則 睿宗景雲一則 中

  宗嗣聖一則 元宗開元六則 肅宗寶應一則 代宗永泰一則 大曆三則 德宗建中

  一則 貞元一則 憲宗元和二則 穆宗長慶二則 敬宗寶曆一則 文宗太和二則

  開成三則

  後唐明宗長興一則

  後晉出帝開運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一則 世宗顯德一則

  遼聖宗開泰一則 道宗清寧一則 大安二則

經籍典第三百十二卷

經學部彙考二

高祖武德元年置經學博士詔諸州以明經入貢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百官志》,「文學一人,掌以 五經授諸生。」

武德初,置經學博士、助教、學生。德宗即位,改博士曰文學。按《選舉志》:「高祖即位,詔祕書省別立小學,以教宗室子孫、功臣子弟。其後又詔諸州明經、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為鄉里稱者,縣考試,州長重覆,歲隨方物入貢。」

武德四年十月。以太宗為「天策上將。」開文學館杜如 晦等十八人。討論經義。

按《唐書高祖本紀》:「武德四年十月,秦王世民為天策 上將。」

按《舊唐書太宗本紀》,武德四年十月,加號天策上將。 於時海內漸平,太宗乃銳意經籍,開文學館,以待四 方之士。行臺司勳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為學士, 更置閣下,降以溫顏,與之討論經義,或夜分而罷。 武德七年二月己酉,詔諸州有明一經已上者,有司 試策,皆加敘用。丁巳,釋奠於國學,召徐文遠、陸德明 等講經。

按《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七年二月丁巳,釋奠於國學。」

按《儒學陸德明傳》:「元朗,字德明,秦王辟為文學館。」

學士以經授中山王承乾,補太學博士。高祖己釋奠, 召博士徐文遠、浮屠慧乘、道士劉進喜各講經,德明 隨方立義,遍悉其要。帝大喜曰:「三人者誠辨,然德明 一舉輒蔽,可謂賢矣。」賜帛五十匹。

按《舊唐書禮儀志》:「武德七年二月己酉,詔諸州有明 一經已上未被升擢者,本屬舉送,具以名聞,有司試 策,皆加敘用。」

太宗貞觀元年置講經博士進士加讀經一部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百官志》。弘文館學士註: 「貞觀元年,詔京官職事五品已上子嗜書者二十四 人,隸館習書。其後又置講經博士。」按《選舉志》:「太宗 即位,益崇儒術,乃於門下別置弘文館,進士加讀經 史各一部。」

貞觀四年。詔孔穎達、顏師古撰《五經正義》。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孔穎達傳》,「初,穎達與顏 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琰受詔撰《五經義訓》凡百餘 篇,號《義贊》,詔改為《正義》」云。按《顏師古傳》,太宗即位, 拜中書侍郎,帝嘗嘆《五經》去聖久遠,傳習寖訛,詔師 古於祕書省考定,多所釐正。按政要云貞觀四年事 貞觀五年。詔「蕭德言以經授晉王。」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五年二月己酉,封子治晉王。」

按《儒學蕭德言傳》:「貞觀時,歷著作郎、弘文館學士。」

詔以經授晉王,時許叔牙為侍讀、同勸講。

貞觀六年,命祭酒博士講論經義,讎正《五經》謬缺,頒 天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儒學傳序》:「貞觀六年,詔 罷周公祠,更以孔子為先聖,顏氏為先師,盡召天下 惇師老德以為學官,數臨幸觀釋菜,命祭酒博士講 論經義,賜以束帛。生能通一經者得署吏。廣學舍千 二百區,三學益生員,并置書、算。二學皆有博士,大抵 諸生員至三千二百。自元武屯營飛騎,皆給博士受 經」,能通一經者聽入貢限。四方秀乂,挾策負素,坌集 京師,文治煟然勃興。於是新羅、高昌、百濟、吐蕃、高麗 等群酋長,並遣子弟入學,鼓笥踵堂者,凡八千餘人。 紆侈袂,曳方履,誾誾秩秩,雖三代之盛,所未聞也。讎 正《五經》謬缺,頒天下,示學者,與諸儒稡章句,為義疏, 俾久其傳。

貞觀七年十一月丁丑。頒新定《五經》於天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太宗本紀》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