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0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十六卷目錄

 經學部彙考六

  經義考一易經

經籍典第三百十六卷

經學部彙考六

經義考一

易經一

連山。《唐志》十卷司馬膺注。

《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 又曰:「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山海經》:「伏羲氏得《河圖》,夏后因之,曰連山。」

杜子春曰:「《連山》必羲。」

桓譚曰:「《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夏易煩而殷易簡 。」 又曰:「厲山藏于蘭臺。」

淳于俊曰:「連山,似山,出內氣連天地也。」

姚信曰:「連山氏得《河圖》,夏后因之,曰連山。」

阮籍曰:「庖羲氏布演六十四卦之變,後世聖人觀而因之,象而用之,禹湯之經皆在,而上古之文不存。」

皇甫謐曰:炎帝營都于魯,重八卦之數,究八八之體,為六十四卦 。又曰:「夏人因炎帝曰連山」 ,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于山,夏以十三月為正人統艮,漸正,故以艮為首。

干寶曰:「帝出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此《連山》之《易》也。梁元帝曰:「杜子春云:《連山》,伏羲也;《歸藏》,黃帝也。」 按《禮記》:「我欲觀殷道,得坤乾焉。」 今《歸藏》先坤後乾,則知是殷明矣。《歸藏》既係殷制,《連山》理是《夏書》。《北史·劉炫傳》:「時牛弘奏購求天下遺逸之書,炫遂偽造書百餘卷,題為『《連山易》《魯史記》』」 等,錄上送官,取賞而去。後人有訟之,經赦免死,坐除名。

孔。請幫助識別此字。達曰:《連山》起于神農。 又曰:「周世之卜,雜用《連山》《歸藏》。《周易》《連山》《歸藏》以不變為占,占七八之爻,二《易》並亡,不知實然與否?」

賈公彥曰:「《洪範》云:『擇建立卜筮人三人占,從二人之言』。蓋筮時《連山》《歸藏》《周易》並用,夏殷以不變為占,《周易》以變者為占,三人各占一易。《士喪禮》:『筮宅東面,旅占。旅,眾也。與其屬共占之』。」 《春秋演孔圖》云:「『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卜之,得陽《豫》之卦』。宋均注云:『夏、殷之卦名。故今《周易》無文』。」 是孔子亦用二代之筮也。

劉敞曰:「艮其背,不獲其身,人之道也。」 以寅為正。穆公之筮,遇艮之八,是謂《艮》之《隨》者,此《連山》之易。邵子曰:「夏以建寅之月為正月,謂之人統。」 《易》曰:「連山以艮為首,艮者,人也。」

方慤曰:《連山》首乎艮,其卦具內外而一體,其位居東北之兩間,則「向乎人」 之時焉。夏用人正,故其書以之。

黃裳曰:「闡幽者,《易》之仁也。故夏曰『連山,象其仁而言之也。山者,靜而生養乎物者也,有仁之道焉』。」 沈括曰:「卦爻之辭皆九六,惟《連山》,《歸藏》以七八占。」 陸佃曰:「連山始于艮,故曰連山,《易》曰『兼山艮』是也。先儒以為象,雲氣之出于山,連連不絕,非是 。」 又曰:「《連山易》,長安人家有之,其卦皆縱。」

邵博曰:《連山易》意義淺甚,其劉炫之偽書乎?李綱曰:「《連山》《歸藏》以靜為占,故爻稱七八。」 七八者,少陰少陽之數也。陰陽之少,虛而未盈,故「靜而不變。」

朱震曰:「連山首艮者,八風始于不周,實居西北之方,七宿之次,是為東壁、營室,于辰為亥,于律為應鐘,于時為立冬,此顓帝之曆所以首十月也。」 郭雍曰:「夏易曰《連山》,商易曰《歸藏》,而不名。曰夏、商易者,時未有易之名故也。」

張行成曰:「《夏》曰《連山》,《天易》也。《太元》義取之。」

鄭諤曰:《連山》以艮為首,夏人之易,其卦艮上艮下,故曰「連山」 ,言如山之相連也 。又曰:「《周易》以九六為占,而《連山》《歸藏》以七八為占,《周易》占其變者,《連山》《歸藏》占其不變者。」

鄭樵曰:「《連山》,夏后氏《易》,至唐始出,今亡。」

程迥曰:「《連山》《歸藏》宜與《周易》數同而其辭異,先儒謂《周易》以變者占,非也。《連山》《歸藏》以不變者占,亦非也。古之筮者兼用三易之法。」 衛元之《筮遇屯》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