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1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自漢、魏以來,一時而已。及高祖暮年,精華稍竭,不悅 儒術,專尚刑名,執政之徒,咸非篤好。暨仁壽間,遂廢 天下之學,唯存國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煬帝即位, 復開庠序,國子郡縣之學,盛於開皇之初。徵辟儒生, 遠近畢至,使相與講論得失,於東都之下,納言定其 差次,一以聞奏焉。於時舊儒,多已凋亡,二劉拔萃出 類,學通南北,博極今古,後生鑽仰,莫之能測。所製諸 經義疏,搢紳咸師宗之。既而外事四夷,戎馬不息,師 徒怠散,盜賊群起。禮義不足以防君子,刑罰不足以 威小人,空有建學之名,而無弘道之實,其風漸墜,以 至滅亡。方領矩步之徒,亦多轉死溝壑。凡有經籍,自 此皆湮沒於煨塵矣。遂使後進之士,不復聞《詩》《書》之 言,皆懷攘寇之心,相與陷於不義。《傳》曰:「學者將植,不 學者將落。」然則盛衰是繫,興亡攸在,有國有家者,可 不慎歟?諸儒有身沒道存,遺風可想,皆採其餘論,綴 之於此篇云。

唐書

《儒學列傳序》

高祖始受命,鉏纇夷荒,天下略定,即詔有司立周公、 孔子廟於國學,四時祠求。其後,議加爵土。國學始置 生七十二員,取三品以上子弟若孫為之;太學百四 十員,取五品以上;四門學百三十員,取七品以上;郡 縣三等:上郡學置生六十員,中下以十為差;上縣學 置生四十員,中下亦以十為差。又詔「宗室功臣子孫」, 就祕書外省別為小學。太宗身櫜鞬,風纚露沐,然銳 情經術。即王府開文學館,召名儒十八人為學士,與 議天下事。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館,悉引內學士番宿 更休。聽朝之間,則與討古今,道前王所以成敗,或日 昃夜艾,未嘗少怠。貞觀六年,詔罷周公祠,更以孔子 為先聖,顏氏為先師,盡召天下惇師老德,以為學官。 數臨幸觀釋菜,命祭酒、博士講論經義,賜以束帛。生 能通一經者得署吏,廣學舍千二百區,三學益生員, 并置書、算二學,皆有博士,大抵諸生員至三千二百。 自元武屯營飛騎,皆給博士授經,能通一經者聽入 貢。限四方秀艾,挾策負素,坌集京師,文治煟然勃興。 於是新羅、高昌、百濟、吐蕃、高麗等群酋長,並遣子弟 入學,鼓笥踵堂者凡八千餘人,紆侈袂,曳方履,誾誾 秩秩,雖三代之盛,所未聞也。帝又讎正《五經》繆闕,頒 天下示學者,與諸儒稡章句為義疏,俾久其傳。因詔 前代通儒梁皇偘、褚仲都、周熊安生、沈重,陳沈文阿、 周弘正、張譏,隋何妥、劉炫等子孫,並加引擢。二十一 年,詔「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戴 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眾、杜子春、馬融、盧植、鄭元、服 虔、何休、王肅、王弼、杜預、范甯二十一人,用其書,行其 道,宜有以褒大之,自今並配享孔子廟庭。」於是唐三 百年之盛稱。「貞觀」,寧不其然?高宗尚吏事,武后矜權 變,至諸王、駙馬皆得領祭酒。初,孔穎達等始署官,發 《五經》題與諸生酬問,及是,惟判祥瑞案三牒即罷。元 宗詔群臣及府郡舉通經士,而褚無量、馬懷素等勸 講禁中,天子尊禮,不敢盡臣之。置集賢院,部分典籍, 乾元殿博彙群書,至六萬卷,經籍大備,又稱「開元」焉。 祿山之禍,兩京所藏,一為炎埃,官幐私楮,喪脫幾盡。 於是嗣帝區區救亂,未之得,安暇語貞觀、開元事哉? 自楊綰、鄭餘慶、鄭覃等以大儒輔政,議優學科,先經 誼,黜進士,後文辭,亦弗能克也。文宗定《五經》,鑱之石、 張參等是正訛文,寥寥一二可紀。由是觀之,始未嘗 不成于艱難,而後敗於易也。嘗論之,武為救世砭劑 文,其膏粱歟亂已定,必以文治之,否者,是病損而進 砭劑,其傷多矣。然則武得之武治之,不免霸且盜,聖 人反是而王。故曰:「武創業,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 若乃舉天下一之于仁義,莫若儒。儒得其人,乃能光 明厥功,宰相大臣是也。至專誦習傳授,無它大事業 者,則次為《儒學篇》。

遼史

《文學傳序》

遼起松漠,太祖以兵經略方內,禮文之事,固所未遑。 及太宗入汴,取晉圖書禮器而北,然後制度漸以修 舉。至景聖間,則科目聿興,士有由下僚擢陞侍從,駸 駸崇儒之美。但其風氣剛勁,三面鄰敵,歲時以蒐獮 為務,而典章文物,視古猶闕。然二百年之業,非數君 子為之綜理,則後世惡所考述哉!

宋崇文總目

《儒家類序》

仲尼之業,垂之《六經》,其道博閎,君人治物,百王之用 微,是無以為法。故自孟軻、揚雄、荀況之徒,又駕其說, 扶而大之。歷世諸子,轉相祖述,自名一家,異端其言, 或破碎於大道,然計其作者之意,要之孔氏不有殊 焉。

金史

《文藝傳序》

金初未有文字,世祖以來,漸立條教。太祖既興,得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