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黃巾所圍,益恩赴難隕身。有遺腹子,元以其手文 似己,名之曰《小同》。〈注〉《魏氏春秋》曰:小同高貴鄉公時 為侍中,嘗詣司馬文王,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如廁 還,問之曰:「卿見吾疏乎?」答曰:「不見。」文王曰:「寧我負卿, 無卿負我。」遂酖之。
鄭興
按《後漢書鄭興傳》:「興字少贛,河南開封人也。少學《公 羊春秋》,晚善《左氏傳》,遂積精深思,通達其旨,同學者 皆師之。天鳳中,將門人從劉歆講正大義。歆美興才, 使撰條例、章句、訓詁及校《三統歷》。建武六年,侍御史 杜林先與興同寓隴右,迺薦之曰:『竊見河南鄭興,執 義堅固,敦悅《詩》《書》,好古博物,見疑不惑,有公孫僑、觀 射父之德,宜侍帷幄,典職機密。昔張仲在周,燕翼宣 王,而詩人悅喜。惟願陛下留聽少察,以助萬分』。」迺徵 為大中大夫。明年三月晦,日食。興因上疏曰:「《春秋》㠯 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人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 往年㠯來,讁咎連見,意者執事頗有闕焉。按《春秋》昭 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傳》曰:「日過分而 未至,三辰有災,於是百官降物,君不舉,避移時。樂用 鼓,祝用幣,史用辭。」今孟夏純乾用事,陰氣未作,其災 尤重。夫國無善政,則讁見日月,變咎之來,不可不慎, 其要在因人之心,擇人處位也。堯知鯀不可用而用 之者,屈己之明,因人之心也。齊桓反政而相管仲,晉 文歸國而任郄縠者,是不私其私,擇人處位也。今公 卿大夫多舉漁陽太守郭伋可大司空者,而不㠯時 定。道路流言,咸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則人位謬 矣。」〈句疑〉願陛下上師唐、虞,下覽齊晉,㠯成屈己從眾之 德,㠯濟群臣讓善之功。夫日月交會,數應在朔,而頃 年日食,每多在晦,先時而合,皆月行疾也。日君象而 月臣象,君亢急則臣下促迫,故行疾也。今年正月繁 霜,自爾㠯來,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罰。天於賢聖之 君,猶慈父之於孝子也,丁寧申戒,欲其反政,故災變 仍見,「此迺國之福也。今陛下高明,而群臣惶促,宜留 思柔剋之政,垂意《洪範》之法,博採廣謀,納群下之策。」 書奏,多有所納。帝嘗問興郊祀事曰:「吾欲以讖斷之, 何如?」興對曰:「臣不為讖。」帝怒曰:「卿之不為讖,非之邪?」 興惶恐曰:「臣于《書》有所未學而無所非也。」帝意迺解。 數言政事,依經守義,文章溫雅。然㠯不善讖,故不能 任。九年,左轉蓮勺令。是時喪亂之餘,郡縣殘荒,興方 欲築城郭,修禮教㠯化之,會㠯事免。興好古學,尤明 《左氏》《周官》,長於歷數,自杜林、桓譚、衛宏之屬,莫不斟 酌焉。世言《左氏》者多祖於興,而賈逵自傳其父業,故 有鄭、賈之學。興去蓮勺後,遂不復仕,卒于家。
鄭眾
按《後漢書鄭眾傳》:「興子眾字仲師,年十二,從父受《左 氏春秋》,精力於學,明《三統歷》,作《春秋難記條例》,兼通 《易》《詩》,知名於世。」建武中,皇太子及山陽王荊因、虎賁 中郎將梁松以縑帛聘請,眾欲為通義,引籍出入殿 中。眾謂松曰:「太子儲君,無外交之義。漢有舊防,藩王 不宜私通賓客。」遂辭不受。及梁氏事敗,賓客多坐之, 唯眾不染於辭。永平初,辟司空府,以明經給事中。建 初六年,代鄧彪為大司農。是時,肅宗議復鹽鐵官,眾 諫以為不可。詔數切責,至被奏劾,眾執之不移,帝不 從。在位以清正稱。其後受詔作《春秋刪》十九篇。八年, 卒官。子安世,亦傳家業,為長樂未央廄令。
范升
按《後漢書范升傳》:「升字辨卿,代郡人也。少孤,依外家 居。九歲,通《論語》《孝經》。及長,習《梁丘易》《老子》,教授後生。 建武二年,光武徵詣懷宮,拜議郎,遷博士。上疏讓曰: 臣與博士梁恭、山陽太守呂羌俱修《梁丘易》。二臣年 並耆艾,經學深明,而臣不以時退,與恭並立,深知羌 學,又不能達,慚負二老,無顏于世。誦而不行,知而不 言,不可開口㠯為人師。願推博士㠯避恭、羌。」帝不許, 然由是重之,數詔引見,每有大議,輒見訪問。時尚書 令韓歆上疏,欲為《費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詔下其 議。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見於雲臺。帝曰:「范博 士可前。」平說升起對曰:「《左氏》不祖孔子,而出於丘明, 師徒相傳,又無其人,且非先帝所存,無因得立。」遂與 韓歆及太中大夫許淑等互相辨難,日中迺罷。升退 而奏曰:「臣聞主不稽古,無㠯承天;臣不述舊,無㠯奉 君。陛下愍學微缺,勞心經藝,情存博聞,故異端競進。 近有司請置京氏《易》博士,群下執事,莫能據正。京氏 既立,費氏怨望。《左氏春秋》復㠯比類,亦希置立。京、費 已行,次復高氏《春秋》」之家,又有騶夾。如令《左氏》、費氏 得置博士,高氏、騶夾五經奇異,並復求立,各有所執, 乖戾分爭。從之則失道,不從則失人,將恐陛下必有 厭倦之聽。孔子曰:「博學約之,弗叛矣夫夫學而不約, 必叛道也。」顏淵曰:「博我㠯文,約我㠯禮。」孔子可謂知 教,顏淵可謂善學矣。老子曰:「學道日損。」損,猶約也。又 曰:「絕學無憂,絕未學也。」今費、左二學,無有本師,而多 反異,先帝前世,有疑于此,故京氏雖立,輒復見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