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3 (1700-1725).djvu/121

此页尚未校对

俗又有自嬰桎梏,自拷掠以徼福者。震見問之,乃兵 卒責自狀其罪。卒曰:「本無罪。」震曰:「爾罪多,不敢對人 言,特告神以免罪耳。」杖之示眾。又其俗有所謂埋藏 會者,為坎於庭,深廣皆五尺,以所祭牛及器皿數百 納其中,覆以牛革封鐍,一夕明發視之,失所在。震以 為妖,而殺牛淫祀非法,言之諸司,禁絕之。郡守賈蕃 世以權相從子,驕縱不法,震數與爭論是非,蕃世積 不堪,疏震撓政,坐解官。尋通判紹興府,獲海寇,僇之。 撫州饑起,震知其州,單車疾馳,中道約富人耆老集 城中,毋過某日。至則大書「閉糴者籍,彊糴者斬。」揭於 市,坐驛舍,署文書,不入州治,不抑米價,價日損。親煮 粥食餓者,請於朝,給爵賞旌勞者,而後入視州事。轉 運司下州糴米七萬石,震曰:「民生蹶矣,豈宜重困之?」 以沒官田三莊所入應之。若補刻《六經》《儀禮》,修復朱 熹祠,樹晏殊里門曰「舊學坊」,制祭社稷器,復風雷祀, 勸民種麥,禁競渡船,焚千三百餘艘,用其丅鐵,刱軍 營五百間,皆善政也。詔增秩,遂升提舉常平倉。司舊 有結關拒逮捕事,繫郡獄二十有八年,存者十無三 四,以事關尚書省,無敢決其獄者,以結關為作亂也。 震謂:「結關猶他郡之結甲也,非作亂比,況已經數赦。」 於是皆釋之。新城與光澤地犬牙相入,民夾溪而處, 歲常忿鬥爭漁。會知縣事蹇雄為政擾民,因相結拒, 起焚掠。震乃劾罷雄,諭其民散去。初,常平有慈幼局, 為貧而棄子者設,久而名存實亡。震謂「收哺於既棄 之後,不若先其未棄保全之。」乃損益舊法,凡當免而 貧者,許里胥請於官贍之,棄者許人收養,官出粟給 所收,家成活者眾。震論役法,先令縣覈民產業,不使 下戶受抑於上戶。大興水利,廢陂壞堰及為豪右所 占者復之。改提點刑獄,決滯獄,清民訟,赫然如神明。 有貴家害民,震按之,貴家怨。又彊發富人粟與民,富 人亦怨。御史中丞陳堅以讒者言劾震去,讒者乃怨 震者也,遂奉雲臺祠。賈似道罷相,以宗正寺簿召,將 與俞浙並為監察御史。有內戚,畏震直止之,而浙亦 以直言去。移浙東,提舉常平。鎮安饑民折盜賊萌芽。 時皇叔大父福王與芮判紹興府,遂兼王府長史。震 奏曰:「朝廷之制,尊卑不同,而紀綱不可紊,外雖藩王、 監司得言之,今為其屬,豈敢察其非?奈何自臣復壞 其法?」固不拜長史命進侍左郎官及宗正少卿,皆不 拜。震嘗告人曰:「非聖人之書不可觀,無益之詩文不 作可也。」居官恆未明視事,事至立決。自奉儉薄,人有 急難,則周之不少吝。所著《日抄》一百卷。卒,門人私諡 曰「文潔先生。」

戚同文

按《宋史隱逸戚同文傳》:「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 為儒,幼孤,祖母攜育于外氏,奉養以孝聞。祖母卒,晝 夜哀號,不食數日,鄉里為之感動。始聞邑人楊慤教 授生徒,日過其學舍,因授《禮記》,隨即成誦,日諷一卷。 慤異而留之。不終歲,畢誦五經,慤即妻以女弟。自是 彌益勤勵,讀書累年不解帶。時晉末喪亂,絕意祿仕」, 且思見混一,遂以同文為名字。將軍趙直厚加禮待, 為築室聚徒,請益之人,不遠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 十人。宗度、許驤、陳象輿、高象先、郭成範、王礪、滕涉皆 踐臺閣。同文卒,年七十三。二子:維綸。大中祥符二年, 府民曹誠即同文舊居旁造舍百餘區,聚書數千卷, 延生徒講習甚盛。詔賜額為「本府書院。」命綸子奉禮 郎舜賓主之。署「誠府助教。」委本府幕官提舉之。

陳摶

按《宋史隱逸陳摶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人。讀經史 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以詩名。後唐長興 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周世宗命為諫議大夫, 固辭不受。太平興國中來朝,太宗待之甚厚,賜號希 夷先生,仍賜紫衣一襲。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 扶搖子。」按宋儒易學多得其傳

章察

按《宋史隱逸章察傳》:「察字隱之,成都雙流人。少孤,鞠 於兄嫂,以所事父母事之。博通經學,尤長《易》《太元》,著 《發隱》三篇,明用蓍索道之法,知以數寓道之用,三摹 九據始終之變。蜀守蔣堂、楊察、張方平、何郯、趙抃咸 以逸民薦,一賜粟帛,再命州助教,不就。嘉祐中,賜號 沖退處士。」

譙定

按《宋史隱逸譙定傳》:「定字天授,涪陵人。少喜學佛,析 其理歸於儒。後學《易》于郭曩氏,自見乃謂之象」一語 以入。郭曩氏者,世家南平,始祖在漢,為嚴君平之師, 世傳《易》學,蓋象數之學也。定一日至汴門,伊川程頤 講道于洛,潔衣往見,棄其學而學焉。遂得聞精義,造 詣愈至,浩然而歸。其後頤貶涪,實定之鄉也。北山有 巖,師友游沫其中,涪人名之曰《讀易洞》。靖康初,呂好 問薦之,欽宗,召為崇政殿說書,以論弗合,辭不就。高 宗即位,定猶在汴,右丞許翰又薦之,詔宗澤津遣詣 行在。至維揚,寓邸舍窶甚,一中貴人偶與鄰,餽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