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3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為事。載事母有孝名。嘗釋《禮經》若干卷,其直百千,為 人取去,笑曰:「彼無貲者也,將藉此以成家,亦我之德。」 了不介意。年七十卒。

王鍇

按《五代春秋?王鍇傳》:「鍇字鱣祥,天復時奉使西川,因 留蜀,官翰林學士,已而遷御史中丞。武成二年除中 書侍郎同平章事。永平元年,高祖作新宮,集四部書 于中。鍇因勸高祖興用文教,上奏記曰:『伏以羲皇演 卦,神農造書。陶唐克讓,是昌禮樂;有虞濬哲,乃正璿 璣;禹湯文武,功齊天下。故能卜世延遠,垂裕無窮。逮』」 乎六國,諸侯力政,秦滅《墳》典,以愚黔首,遂使聖人糟 粕,掃地都盡。漢承秦弊,下武遵文,蕭何入關,唯收圖 籍。文帝修學校,舉賢良,海內晏然,興崇禮義。景帝躬 履節儉,選博士諸儒,以備顧問。麟書鳳紀,填溢于未 央;玉版金繩,充牣于祕府。班固曰:「周稱成、康,漢稱文、 景,宜哉!武宣之世。」乃從禮官開金馬石渠之署,以議 典禮樂;置協律之官,以分《雅》《鄭》。公卿大夫間作于世, 或紓下情以通諷諭,或宣上德以盡忠孝。孝成之世, 奏御者千有餘篇,獻納論思之盛,敻古罕比。世祖承 喪亂之餘,龍驤宛葉,去暴誅亂,拯溺救焚,寬以用人, 明以率下,兵革既息,寰海乂寧。乃起立太學,招致鴻 碩。群臣每有奏議,必「令史官撰集,以傳後世。」數引公 卿,講論經義,夜分乃寐,不以為勞。孝明師事桓榮,躬 親文墨,朝誦夜講,明達過人。孝章崇尚文儒,有太宗 之遺風。常於白虎殿會集群儒,推演乾坤,考合陰陽, 上申聖人,下述品物。參於傳記,內別六經,若披浮雲 而睹白日,設華燈而入闇室。詔元武司馬班固纂集 其事,名曰「白虎通。」魏武博覽群書,特好兵法,鈔略書 史,名曰「節要。」又注《孫子》十三篇,尤好篇詠,動為典則。 文帝八歲能屬文,淹通古今,貫穿經史。及居帝位,益 尚謙和,坐不廢書,手不釋卷。晉宣博學洽聞,服膺儒 教。當曹氏中微,總攝伯揆萬機之暇,未嘗廢卷。景文 之間,咸盡儒術。宋高祖豁達大度,涉獵典墳,討伐之 中,亦重文墨。文帝廣覽經史,雅善隸書,每誡諸子,率 以廉儉。南齊高帝深沉大量,清儉寬厚,嗜學好文,曾 無喜慍。常曰:「學然後知不足,余恨無老成人,得與周 孔比德。」兼善草隸,有飛動之勢。梁武該博多聞,有文 武之略。在位冬月,秉火執筆,手為皴裂。諸子悉有文 藝,聚書討閱,晝夜忘疲。元帝好《易》,韋編三絕。東閣聚 書,十四萬卷,象牌玉軸,輝映廊廡。陳武倜儻,雄傑過 人,窮究兵書,耽玩史籍。文帝留意經典,舉動端雅。後 魏道武立臺省,興儒學,《五經》各置博士,講問如市,塾 序成林。北齊有文林學館。周武帝保定中,書盈萬卷。 平齊,所得裁至五千卷。置麟趾殿學士,以掌著述。隋 平陳之後,牛弘分遣搜訪異書,經史漸備,凡三萬餘 卷。煬帝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廂貯書寫,正副各五十, 分為三品,除祕書所掌,為禁中之書在焉。唐高祖統 一區宇,划革暴隋,六合宅心,四海歸德,躬行仁義,以 息亂階。太宗神睿聖文,天資英武,嘗在藩邸,命博學 之士房元齡、杜如晦等一十八人為秦府僚佐,大較 儒術,廣聚經史。及居帝位,隨才擢用,於是弘文館皆 置學士。元宗開元五年,於乾元殿置修書使,召學士 張說等讌於集仙殿東廊下,寫四部書以充內庫麗 正殿名「集賢」,其修書使為集賢殿學士。自是圖籍不 獨祕書省,弘文、崇文館皆有之。集賢所寫,則御書也。 分為四部:一曰《甲》為經,二曰乙「為《史》,三曰丙為子,四 曰丁為《集》。兩京各一本,共二萬五千九百六十卷。經 庫書白牙軸,黃帶,紅牙籤;史庫書青牙軸,縹帶,青牙 籤;子庫書紫檀軸,紫帶,碧牙籤;集庫書綠牙軸,朱帶, 白牙籤,以為分別,以大學士專掌之。歷代以來,咸有 祖述,廢置沿革,或有差異,今但略舉帝王故事及祕 書之職,幸冀垂覽焉。」鍇家藏異書數千本,多手自丹 黃,每趨朝,於白藤擔子內抄書,書法絕工,其好學亦 有足取者。

孫逢吉

按《五代春秋?孫逢吉傳》:「逢吉,成都人。廣政時累官國 子《毛詩》博士,校定石經,分刻蜀中,逢吉與句中正之 功為多。」

蒲虔軌

按《五代春秋·蒲虔軌傳》:「虔軌,蜀人也,著《易軌》若干卷, 不知所終。」

彭玕

按《五代春秋·彭玕傳》:玕世為廬陵人,歷郴州刺史,卒。 玕通《左氏春秋》,嘗募求西京石經,厚賜以金。揚州人 至相語曰:「十金易一筆,百金易一篇,況得士乎?」故士 人多往往依之,人多稱其賢焉。

朱遵度

按《五代春秋?朱遵度傳》:遵度,青州人也。家多藏書,周 覽略盡,當時推為博學,稱曰「朱萬卷。」避耶律德光之 召,挈妻孥攜書雜商賈來奔,文昭王待之甚薄。遵度 杜門卻掃,諸學士每為文章,先問古今首末於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