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5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七十二卷目錄

 史記部彙考三

  宋裴駰史記集解自序

  唐司馬貞補史記自序

  司馬貞史記索隱自序 後序

  張守節史記正義自序

  明凌以棟史記評林茅坤序 王世貞序 馮夢禎序 黃汝良序

 史記部彙考四

  漢書藝文志春秋類

  隋書經籍志正史

  唐書藝文志正史

  宋史藝文志正史

  宋鄭樵通志正史類

  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春秋類

  馬端臨文獻通考正史考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正史考

  焦竑經籍志正史

 史記部總論

  唐劉知幾史通史記家

  明凌稚隆史記評林諸家總評

經籍典第三百七十二卷

史記部彙考三

宋裴駰史記集解八十卷

按駰自序班固有言曰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於采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

牴牾,亦其所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 數千載間,斯已勤矣。又其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 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姦雄,述 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 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 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 「謂之《實錄》。」駰以為固之所言,世稱其當,雖時有紕繆, 實勒成一家,總其大較,信命世之宏才也。考較此書, 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 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故中散大夫東莞徐廣,研核 眾本,為作音義,具列異同,兼述訓解,粗有所發明。而 殊恨省略,聊以愚管,增演徐氏,采經傳百家,并先儒 之說,豫是有益,悉皆抄內,刪其游辭,取其要實。或義 在可疑,則數家兼列。《漢書音義》。稱臣瓚者,莫知氏姓, 今直云「瓚曰。」又都無姓名者,但云《漢書音義》,時見微 意,有所裨補,譬嘒星之繼朝陽,飛塵之集華嶽,以徐 為本,號曰《集解》,未詳則闕,弗敢臆說。人心不同,聞見 異辭,班氏所謂疏略「牴牾」者,依違不悉辯論,愧非胥 臣之多聞,子產之博物,妄言末學,蕪穢舊史,豈足以 關諸畜德?庶賢無所用心而已。

唐司馬貞補史記 卷

按貞自序太史公古之良史也家承二正之業人當五百之運兼以代為史官親掌圖籍慨春秋之絕筆傷舊典之闕文遂乃錯綜古今囊括記錄本皇王之

遺事,採人臣之故實。爰自黃帝,迄於漢武,歷載悠邈, 舊章罕補。漁獵則窮於百氏,筆削乃成於一家。父作 子述,其勤至矣。然其敘勸褒貶,頗稱折衷,後之作者, 咸取則焉。夫以首創者難為功,因循者易為力。自左 氏之後,未有體制。而司馬公補立紀傳規模,別為《書 表》題目。觀其本紀十二,象歲星之一周;八書有八篇, 「法天時之八節;十表放剛柔;十日、三十世家,比月有 三旬;七十列傳,取懸車之暮齒;百三十篇,象閏餘而 成歲。」其間禮樂刑政,君舉必晝,福善禍淫,用垂炯誡。 事廣而文局,詞質而理暢,斯亦盡美矣。而有未盡善 者,具如後論。雖意出當時,而義非經遠,蓋先史之未 備,成後學之深疑。借如《本紀》序五帝而闕三皇,《世家》 載列國而有外戚,邾、許,《春秋》次《國略》而不書;張、吳敵 國蕃王,抑而不載,並編錄有闕,竊所未安。又列傳所 著,有管、晏及老子、韓非,管晏乃齊之賢卿,即如其例, 則吳之延陵,鄭之子產,晉之叔向,衛之史魚,盛德不 闕,何為盡闕?伯陽清虛為教,韓子峻刻制法,靜躁不 同,德刑斯舛。今宜柱史共漆園同傳,公子與商君並 列,可不善歟?其中遠近乖張,詞義踳駁,或篇章倒錯, 或贊論麤疏,蓋由遭逢非罪,有所未暇,故十篇有錄 無書是也。然其網絡古今,序述懲勸,異《左氏》之微婉, 有《南史》之典實。所以揚雄、班固等咸稱其有良史之 才,蓋信乎其然也。後褚少孫亦頗加補綴,然猶未能 周備「貞業。」謝顓門人非博古,而家傳是學,頗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