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按《周書武帝本紀》,不載。按《蕭大圜傳》,建德四年,除 滕王逌友。逌嘗問大圜曰:「吾聞《湘東》作,《梁史》有之乎? 餘傳乃可抑揚,帝紀奚若?隱則非實,記則攘羊。」對曰: 「言者之妄也。如使有之,亦不足怪。昔漢明為《世祖紀》, 章帝為《顯宗紀》,殷鑒不遠,足為成例。且君子之過,如 日月之蝕,彰於四海,安得而隱之?如有不彰,亦安得 而不隱?蓋子為父隱,直在其中,諱國之惡,抑又禮也。」 逌乃大笑。

文帝開皇九年敕姚察成梁史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按《陳書姚察傳》,「隋開皇九 年,詔授祕書丞,別敕成梁、陳二代史。所著梁、陳史本, 多是察之所撰。其中序論及紀傳有所闕者,臨亡之 時,仍以體例誡約子思廉,博訪撰續,思廉泣涕奉行。 大業初,內史侍郎虞世基奏思廉踵成梁、陳二代史, 自爾以來,稍就補續。」

高祖武德 年以殷嶠修梁史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玉海》,「殷嶠有文學,武德 中為太子舍人,修《梁史》,未就而卒。」按唐書作嶠弟聞禮今作嶠恐誤 武德 年,詔孔紹安撰《梁史》。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闕里誌》,「三十三代紹安, 大業末為監察御史。唐高祖拜內史舍人,詔撰《梁史》, 未成而卒。」

太宗貞觀三年詔著作郎姚思廉次梁史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令狐德棻傳》,德棻建言: 「五代無正史,梁、陳、齊文籍猶可據。至周、隋事多脫損, 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憑,一易世,事皆汨暗,無所掇 拾。陛下受禪於隋,隋承周,二祖功業多在周,今不論 次,各為一王,史則先烈世庸不光明,後無傳焉。」帝謂 然,於是詔中書令蕭瑀、給事中王敬業、著作郎殷聞 禮主魏,中書令封德彝、舍人顏師古主隋,大理卿崔 善為、中書舍人孔紹安、太子洗馬蕭德言主梁,太子 詹事裴矩、吏部郎中祖孝孫、祕書丞魏徵主齊,祕書 監竇璡、給事中歐陽詢、文學姚思廉主陳,侍中陳叔 達、太史令庾儉及德棻主周,整振論譔多歷年不能 就,罷之。貞觀三年,復詔譔定。著作郎姚思廉次梁、陳 二史。按《姚思廉傳》,「思廉寡嗜欲,惟一於學。詔與魏 徵共撰梁、陳書,思廉采謝炅、顧野王諸家言,推究綜 括,為梁、陳二家史,以卒父業。賜雜綵五百段。」

貞觀七年,以姚思廉所撰《梁史》,詔魏徵總加撰定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魏徵傳》:「貞觀七 年,詔遣令狐德棻、岑文本撰;《周史》,孔穎達、許敬宗撰; 《隋史》,姚思廉撰;梁、陳史,李百藥撰;《齊史》。徵受詔總加 撰定,多所損益,務在簡正。《隋史》序論,皆徵所作,梁、陳、 齊各為總論,時稱良史。史成,加左光祿太夫,進封鄭 國公」,賜物二千段。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十一月讀梁書作梁書詩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大中祥符八年十 一月辛未作《梁書》詩,其讀十九史也,起八年七月辛 未,成於天禧元年二月辛未。

仁宗嘉祐六年八月詔館閣校理梁史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嘉祐六年八月庚 申,「詔三館祕閣校理《宋》《齊》《梁》《陳》《後魏》《周》、北齊七史,書 有不全者訪求之。」

嘉祐七年,《梁書》鏤板,冬,始集。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嘉祐六年校梁、陳 等書鏤板,七年冬始集。

英宗治平 年曾鞏校定梁書上之

按《宋史英宗本紀》不載。按晁氏《讀書志》,「治平中,曾 鞏校定《南齊》、梁、陳三書上之,劉恕等上《魏書》,王安國 上《周書》。」

徽宗政和 年梁書讎校畢詔頒之學官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按《晁氏讀書志》:「嘉祐中,以 《宋》《齊》《梁》《陳》《魏》《北齊》《周書》舛謬亡缺,始命館職讎校鏤 板。治平中,曾鞏校定《南齊》《梁》《陳》三書上之,至政和中 始皆畢,詔頒之學官。」

廢帝天德三年以國子監印本梁書授諸學校

按《金史廢帝本紀》。不載。按《選舉志》。「凡養士之地曰 國子監。」始置于天德三年。以姚思廉《梁書》。「自國子監 印之。授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