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64

此页尚未校对

史》。《隋書》。四年十二月畢。

景祐元年四月命宋祁等覆校南北史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景祐元年四月丙 辰。命宋祁等覆校《南北史》。」

南北史部彙考二

唐書藝文志

正史

李延壽《南史》八十卷。

又「《北史》一百卷。」

按宋史藝文志及鄭樵通志所載南北史卷同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

通史考

《南史》八十卷, 《北史》八十卷

晁氏曰:李延壽撰。延壽父太師嘗謂宋、齊逮周、隋,分隔南北,南謂北為「索虜」 ,北謂南為「島夷」 ,欲改正,擬《吳越春秋》編年,未就而卒。延壽後預修《晉》《隋書》,因究悉舊事,更依馬遷體,總序八代。北起魏盡隋,二百四十二年;南起宋盡陳,百七十年為二史。刪煩補闕,過本史遠甚。今學者止觀其書,沈約、魏收等所撰皆不行,獨闕各志而《隋書》有之,故《隋書》亦行於世。《崇文總目》:「唐高宗善其書,自為之序。」 序今闕。

遯齋陳氏曰:「李延壽著《南、北史》,粗得作史之體。故《唐書》本傳亦謂其刪略釀辭,過本書遠甚。然好述妖異兆祥謠讖,特為繁猥。」

司馬公曰:「光少時,惟得高氏《小史》讀之,自宋迄隋并《南》《北史》,或未嘗得見,或讀之不熟。今因修《南北朝通鑑》,方得細觀,乃知李延壽之書,亦近世之佳史也。雖於禨祥詼嘲小事無所不載,然敘事簡徑,比於南北正史,無煩冗蕪穢之辭。竊謂陳壽之後,惟延壽可以亞之也。」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

正史考

《南北史》三十卷。

金蔡珪著。珪字正甫,真定人。中進士,仕至濰州刺史。合沈約、蕭子顯、魏收、《宋》《齊》《北魏志》成此書。

南北史部紀事

《唐書李延壽傳》:「延壽者,世居相州。貞觀中,累補太子 典膳丞、崇賢館學士。以修撰勞轉御史臺主簿,兼直 國史。初,延壽父太師多識前世舊事,嘗以宋、齊、梁、陳、 周、齊、隋天下參隔,南方謂北為索虜,北方謂南為島 夷。其史於本國詳,他國略,往往訾美失傳,思所以改 正,擬《春秋》編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歿。延壽既數與」 論撰,所見益廣,乃追終先志。本魏登國元年,盡隋義 寧二年,作本紀十二、列傳八十八,謂之《北史》;本宋永 初元年,盡陳禎明三年,作本紀十、列傳七十,謂之《南 史》。凡八代,合二書百八十篇,上之。其書頗有條理,刪 落釀辭,過本書遠甚,時人見年少位下,不甚稱其書。 遷符璽郎,兼修國史,卒。嘗撰《太宗政典》,調露中,高宗 觀之,咨美直筆,賜其家帛五十段,藏副祕閣,仍別錄 以賜皇太子云。

《柳仲郢傳》:「仲郢嘗手抄六經,司馬遷、班固、范曄《史》,皆 一鈔魏、晉及南北朝史,再又類所鈔他書,凡三十篇, 號《柳氏自備》。旁錄僊佛書甚眾,皆楷小精真,無行字。」 《金史藝文傳》:「蔡珪嘗合沈約、蕭子顯、魏收、《宋》《齊》《北魏 志》作《南北史志》三十卷,今亡。」

南北史部雜錄

六一《題跋》:「南齊《海陵王墓銘》,長兼中書侍郎謝朓撰。 海陵王昭文者,文惠太子次子也。初,明帝鸞既廢鬱 林王昭業而立昭文,又廢為海陵王,復弒之,遂自立。」 按謝朓當海陵王時為驃騎諮議,領記室,又掌中書 郎,後遷尚書吏部郎。此誌題云「長兼中書侍郎」,而據 傳,朓未嘗為中書侍郎,史之闕也。按《南齊書》,劉悛為 長兼侍中,後魏臨淮王彧為長兼御史中尉。南、《北史》 多有此名,蓋當時兼官之稱,如唐檢校之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