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西溪叢語》:《北史》:「後周武帝天和二年甲辰,立露門學, 置生七十二人。六年春正月己酉朔已朝,露門未成, 故廢朝。」又:建德三年春正月,朝群臣於露門。宣皇帝 大象元年春正月己丑,受朝於露門。天成二年二月 丁已,帝幸露門學行釋奠禮。靜帝二年,宣帝寢疾,詔 宰相入宿露門。世用露門「勸講」二字未詳所出。 《緗素雜記》《北史》載:顏之推,齊文宣時為黃門侍郎,齊 亡入周。大象末為御史上士。隋開皇中,太子召為文 學,深見禮重,尋以疾終。而《唐書》又曰:自高齊入周,終 隋黃門郎。與《北史》所載不同。《北史》云:「之推在齊有二 子,長曰思魯,次曰敏楚,蓋示不忘本也。」而《唐書》云:「師 古父思魯,以儒學顯,武功初為秦王府記室參軍事。」 又云:「師古叔游,秦武德初累遷廉州刺史,撰《漢書決 疑》。」師古多資取其義,又與《北史》不同。《南史》載顏協二 子,之儀、之推,並早知名,則之儀為長,之推為次明矣。 而《北史》載之推字介弟,之儀字升,則以之推為兄,之儀為弟,其不同又如此,何耶? 《復齋謾錄》:《文選五臣注》云:「淵明詩,晉所作者皆題年 號,入宋所作,但題甲子而已。意者恥事二姓,故以異 之。」思悅考淵明之詩,有以題甲子者,始庚子,距丙辰, 凡十七年間,只九首耳,皆晉安帝時所作也。中有《乙 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作。此年秋,乃為 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即解印綬,賦《歸去來兮》。後 一十六年庚申,晉禪宋,恭帝元熙二年也。蕭德施作 傳曰:「自宋高祖王業漸隆,公不復肯仕,於淵明之出 處,得其實矣。寧容晉未禪宋以前,輒恥事二姓,而所 作詩但題甲子,蓋偶記一事耳。」余觀《南史傳》亦云:所 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熙以前,明書晉氏年號,自永 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乃知《南史》之失有自來。 《日知錄》:北齊武成帝河清三年九月乙丑,封皇子儼 為東平王。後主天統二年五月己亥,封太上皇帝子 儼為東平王。一事兩書,必有一誤。 《徐之才傳》:嘗與 朝士出遊,遙望群犬競走,諸人試令目之,之才即應 聲曰:「為是宋鵲,為是韓盧,為逐李斯東走,為負帝女 南徂?」乃其《序傳》又云:於路見狗,溫子昇戲曰:「為是宋 鵲,為是韓盧?」神儁曰:「為逐丞相東走,為共帝女南徂?」 一事兩見,且《序傳》是延壽自述其先人,不當援他人 之事以附益也。

《南齊書》:「李安民為吳興太守。」吳興

有項羽神護郡聽事,太守不得上。太守到郡,必須祀 以軛下牛。安民奉佛法,不與神牛,著屐上聽事,又於 聽上八關齋。俄而牛死,葬廟側,今呼為李公牛冢。安 民卒官,世以神為祟。按《宋書。孔季恭傳》,「為吳興太守。 先是,吳興頻喪太守,云項羽神為卞山王,居郡聽事, 二千石至,常避之。季恭居聽事,竟無害也。」《梁書。蕭琛 傳》,「遷吳興太守,郡有項羽廟,土民名為憤王,甚有靈 驗。遂於郡聽事,安施床幕為神座,公私請禱。前後二 千石皆於廳拜祠,而避居他室。琛至,徙神還廟,處之 不疑。又禁殺牛解祀,以脯代肉。」此似一事,而作史者 一以為遭祟,一以為厭邪,立論不同如此。又《南齊書 蕭惠基傳》,惠基弟惠休,自吳興太守徵為右僕射。吳 興郡項羽神舊酷烈,世人云:「惠休事神謹,故得美遷。」 《南史蕭猷傳》:猷為吳興郡太守,與楚王廟神交飲,至 一斛,每酹祀,盡歡極醉,神影亦有酒色,所禱必從。後 為益州刺史,值齊狗兒反,攻城,兵糧俱盡,乃遙禱請 救。有田父逢數百騎如風,言吳興楚王來救臨汝侯。 是日猷大破狗兒,則又以為獲祐,益不可信矣。又《南 史蕭惠明傳》:泰始初,為吳興太守,郡界有卞山,下有 項羽廟。相承云,「羽多居郡聽事,前後太守不敢上。惠 明謂綱紀曰:『孔季恭嘗為此郡,未聞有災』。」遂盛設筵 榻接賓。數日,見一人長丈餘,張弓挾矢向惠明,既而 不見,因發背,旬日而卒。此又與李安民類而小變其 說。

隋書部彙考一

文帝開皇 年以杜臺卿修國史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杜臺卿傳》:「開皇初,被徵 入朝,臺卿患耳聾,不堪吏職,請修國史,上許之,拜著 作郎。」

開皇 年,以王劭等同修《國史》。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王劭傳》,「高祖受禪,起為 員外散騎侍郎,修起居注。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 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敕,又採迂怪不經之語 及委巷之言,以類相從,為其題目。辭義繁雜,無足稱 者,遂使隋代文武名臣列將善惡之跡,堙沒無聞。」 按《辛德源傳》,「祕書監牛弘以德源才學顯著,奏與著 作郎王劭同修國史。」 按《儒林劉炫傳》:「奉敕與著作 郎王劭同修國史。」 按《儒林王孝籍傳》:「開皇中,召入 祕書,助王劭修國史。」 按《隋書後序》,「《隋書》自開皇、仁 壽時,王劭纂書八十卷,以類相從,定為篇次,至於編 年紀傳,並闕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