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6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以春官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監修國史。

嗣聖 年,以元萬頃、范履冰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文藝元萬頃傳》:「垂拱中, 歷鸞臺、天官二侍郎,春官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兼修國史。」

按《舊唐書范履冰傳》:「垂拱中,遷春官尚書,同鳳閣鸞 臺平章,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以路敬淳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路敬淳傳》:「天授中, 再遷太子司議郎,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令宰相撰《時政記》,送史館。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百官志》:高宗臨朝,不決 事,有所奏,唯辭見而已。許敬宗、李義府為相,奏請多 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對仗承旨,仗下與百官 皆出,不復聞機務矣。長壽中,宰相姚璹建議,仗下後 宰相一人錄軍國政要為《時政記》,月送史館。然率推 美讓善,事非其實。未幾亦罷,而起居郎猶因制敕稍 稍筆削,以廣國史之闕。起居舍人本記言之職,唯編 詔書,不及它事。

嗣聖 年,劉知幾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劉子元傳》:「子元名知幾, 武后證聖初,子元上書,后嘉其直,累遷鳳閣舍人,兼 修國史。」

嗣聖 年以崔融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崔融傳》,「長安二年,遷鳳 閣舍人,三年,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以韋思謙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韋思謙傳》:「子承 慶,長安初入為司僕少卿,轉天官侍郎,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以武三思監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外戚武三思傳》,「三思當 天后時,累進春官尚書,監修國史。」

嗣聖 年,以劉之宏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劉伯莊傳》:「子之 宏亦傳父業,則天時遷著作郎,兼修國史。」

嗣聖 年,以王綝監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王綝傳》,「字方慶,武后時 以老乞身,改麟臺監修國史。」

神龍元年以豆盧欽望張柬之魏元忠徐彥伯等監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豆盧欽望傳》,「中 宗即位,以欽望宮寮舊臣,拜尚書左僕射,知軍國重 事,兼檢校安國相王府長史,兼中書令,知兵部事,監 修國史。」 按《張柬之傳》,「中宗即位,遷中書令,監修國 史。」 按《魏元忠傳》,「則天崩,中宗居諒闇,累封齊國公, 監修國史。」 按《徐彥伯傳》,「彥伯神龍元年,遷太常少 卿,兼修國」史 按《祝欽明傳》,「欽明舉明經,累遷太子 率更令。中宗在春宮,欽明兼充侍讀。中宗即位,拜國 子祭酒、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歷刑部、 禮部二尚書,兼修國史。」

神龍二年,《則天皇后實錄》成。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崔融傳》,「長安三 年,兼修國史,四年,拜國子司業,兼修國史。神龍二年, 以預修《則天實錄》成,封清河縣子。」 按《徐彥伯傳》,「以 預修《則天實錄》成,封高平縣子。」 按《韋思謙傳》,「神龍 初,以修《則天實錄》之功,賜爵扶陽縣子,又制撰《則天 皇后紀》聖文,中宗稱美,特加銀青光祿大夫。」 按《魏 元忠傳》:「神龍二年,元忠與武三思、祝欽明、徐彥伯、柳 沖、韋承慶、崔融、岑羲、徐堅等,撰《則天皇后實錄》二十 卷,編次文集一百二十卷,奏之,中宗稱善,賜元忠物 千段。」 按《劉子元傳》:「子元本名知幾,以修《則天實錄》 功,封巢縣子。」

神龍 年,以李嶠監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李嶠傳》,「嶠為中 書令,加修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神龍 年,以張錫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張錫傳》,「神龍中,累遷工 部尚書,兼修國史。」

景龍二年以唐璿兼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唐璿傳》,「璿景龍二年致 仕,未幾復起為太子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修國 史。」

景龍 年,以柳沖修《國史》。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儒學柳沖傳》:「中宗景龍 中,遷左散騎常侍,修國史。」

睿宗文明元年以魏知古徐堅等修國史

按《唐書睿宗本紀》,不載。 按《魏知古傳》:「知古方直有 雅才,擢進士第,以著作郎修國史。睿宗立,拜黃門侍 郎,兼修國史。」 按《儒學徐堅傳》:「睿宗即位,授太子左 庶子,兼崇文館學士,修國史。」

景雲元年以張說陸象先監修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