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自神宗之初,訖于靖康之末,凡六十年,總二百卷, 分二十一類,六百六十六門。
乾道七年命三省旬錄宣諭聖語及時政記同進 按《宋史孝宗本紀》。乾道七年春正月「壬寅。命三省旬 錄宣諭聖語及時政記同進。」
乾道九年梁克家上會要。陳騤請以《中興會要》為名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職官志》。乾道九年祕書 少監陳騤言「編類建炎以後會要成書。以《中興會要》」 為名。從之。
按:《玉海》:「乾道九年七月,自建炎初元續修成書二百 卷。八月丙申,右相梁克家等上之,進呈於垂拱殿。九 月,祕書少監陳騤請名曰《中興會要》。」
乾道十三年,洪邁請通修《九朝正史》。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乾道十三年八月 十九日,洪邁又請通修九朝正史,上許之。復言:「制作 之事,已經先正名臣之手,是非褒貶,皆有據依,乞命 史官,無或刪改。」書未就而邁去國。
淳熙三年以李燾權同修國史進四繫錄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職官志》:淳熙三年,特命 李燾以祕書監權同修國史,權實錄院同修撰。 按《玉海》,淳熙三年,權禮部侍郎李燾進《四繫錄》,記女 真、契丹起滅,自紹聖迄宣和、靖康,凡二十卷。上曰:「朕 可一日忘此哉。」
淳熙四年,龔茂良上《仁宗玉牒》《徽宗實錄》《皇帝玉牒》。 是年,罷實錄院,專置史院。
按《宋史孝宗本紀》,淳熙四年三月己酉,龔茂良等上 《仁宗玉牒》《徽宗實錄》《皇帝玉牒》。 按《職官志》:淳熙四 年,罷實錄院,專置史院。 按《儒林呂祖謙傳》:謙以修 撰李燾薦,重修《徽宗實錄》,書成進秩,遷著作郎。 淳熙五年,李燾言「四朝正史乞責以近限。」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五年四月。禮 部侍郎同修史李燾言。「今修四朝正史。開院已十七 年。乞降睿旨。責以近限。庶幾大典早獲備具。」詔限一 年。
淳熙六年甲戌,進「《會要》一百五十卷。」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六年七月甲 戌。進《會要》一百五十卷。
淳熙七年十二月庚寅,趙雄等上《四朝國史志》。是年, 命張從祖類輯《會要》《四朝國史志》《實錄》。
按:《宋史孝宗本紀》:淳熙七年十二月「庚寅,趙雄等上 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國史志。」
按《玉海》,淳熙七年十月九日,祕書少監趙汝愚言:「《國 朝會要》《續會要》《中興會要》、今上《會要》,分為四書,去取 不同,詳略各異,請合而為一,俾辭簡事備,勢順文貫。」 從之,命著作少監張從祖類輯《會要》,自國初至孝廟 為一書,凡二百二十三冊,五百八十八卷。十二月十 二日,國史院上《四朝正史志》,一百八十卷。
淳熙十二年,洪邁請以《史傳》體分類載述。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十二年七月, 同修史洪邁奏,「神宗至於欽宗,傳敘相授,閱六十五 年,除紀志已進外,當立傳者千三百人,其間妃嬪、親 王、公主、宗室幾當其半。乞傚前代諸史體例,分類載 述,不必人為一傳。」
淳熙十三年,王淮上《兩朝玉牒》。《四朝史傳》《皇帝會要》: 是年,王稱上《東都事略》。
按,《宋史孝宗本紀》:「淳熙十三年十一月甲子,王淮上 仁宗、英宗《玉牒》、神宗、哲宗、徽宗、欽宗《四朝國史列傳》 《皇帝會要》。」
按,《玉海》,「淳熙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知龍州王稱上 《東都事略》百十三卷。」
淳熙十四年,以王稱「上《東都事略》」,除直祕閣。龔端頤 著《元祐建中列傳譜述》,授上州文學。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熙十四年春三 月,除王稱直祕閣,其所上《東都事略》書,特掇取五朝 史傳及四朝實錄附傳,而微以野史附益之。 又云: 「元祐黨籍、建中中書邪等名在兩籍者三百九人,和 州布衣龔端頤訪求闕遺,成列傳譜述一百卷,書於 編者三百五人,不可得而詳者四人而已。」淳熙十四 年三月十八日,修國史洪邁請甄錄。從之。授端頤上 州文學。
淳熙十五年,修《高宗實錄》。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職官志》:「淳熙十五年,四 朝國史成書。詔罷史院,復開實錄院,修高宗實錄。」
光宗紹熙元年八月己亥帝率群臣上壽皇聖帝玉牒日曆于重華宮
按《宋史光宗本紀》:紹熙元年八月己亥,帝率群臣上 壽皇聖帝玉牒、日曆于重華宮。 按樓鑰傳:會慶節 上壽,扈從班集,乘輿不出。已而《玉牒》《聖政》《會要》書成, 將進重華,又屢更日。鑰言:「臣累歲隨班,見陛下上壽 重華宮,歡動宸極。嘉王日趨朝謁,恪勤不懈,竊料壽 皇望陛下之來,亦猶此也。」又奏:「聖政之書,全載壽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