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7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宗繼之,而金源為墟。世祖承之,而宋籙遂訖。立《經》陳 紀,用夏變夷。肆宏遠之規模,成混一之基業。爰及成 仁之主,見稱願治之君。唯祖訓之式遵,思《孫謀》之是 遺。自茲以降,亦號「隆平。」豐亨豫大之言,壹倡於天曆 之世;離析渙奔之禍,馴致於至正之朝。徒玩細娛,浸 忘遠慮。權姦蒙蔽於外,嬖倖蠱惑於中。周綱遽致於 陵遲,漢網實因於疏闊。由是群雄角逐,九域瓜分。風 波徒沸於重溟,海嶽竟歸於真主。臣善長等誠惶誠 恐,稽首頓首。欽惟皇帝陛下,奉天承運,濟世安民。建 萬世之丕圖,紹百王「之正統。大明出而爝火息,率土 生輝;迅雷鳴而眾響銷,鴻音斯播。載念盛衰之故,乃 推忠厚之仁,僉言實既亡而名亦隨亡,獨謂國可滅 而史不當滅,特詔遺逸之士,欲求論議之公,文辭勿 致於艱深,事跡務令於明白。苟善惡瞭然在目,庶勸 懲有益於人。此皆天語之丁寧,足見聖心之廣大。」於 是命翰林學士臣宋濂、待制臣王禕協恭刊裁,儒士 臣汪克寬、臣胡翰、臣宋僖、臣陶凱、臣陳基、臣趙壎、臣 曾魯、臣趙汸、臣張文海、臣徐遵生、臣黃箎、臣傅恕、臣 王錡、臣傳著臣謝徽、臣高啟,分科修纂。上自太祖,下 迄寧宗,據十三朝《實錄》之文,成百餘卷粗完之史。若 自元統以後,則其載籍靡存,已遣使而旁求,俟續編 而上送。愧其才識之有限,弗稱三長;兼以紀述之未 周,殊無寸補。臣善長忝司鈞軸,幸睹成書。信傳信而 疑傳疑,僅克編摩於歲月;筆則筆而削則削,敢言褒 貶於《春秋》。仰塵乙夜之觀,期作千秋之鑑。所撰《元史 本紀》三十七卷、《志》五十二卷、《表》六卷、《傳》六十二卷、《目 錄》二卷,通計一百六十一「卷,凡一百三十萬六千餘 字。謹繕寫裝潢成一百二十冊,隨表上進以聞。臣善 長下情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臣善長等誠惶誠恐,頓 首頓首謹言。洪武二年八月十一日,銀青榮祿大夫、 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中書左丞相、兼太子少師、宣國 公臣李善長上表。」

《與王待制書》
徐一夔

前年冬,執事自漳州被召纂修《元史》。去年二月道過 錢塘時,僕亦自天台襄事而還,天遂良覿,邂逅於候 潮門憧憧往來之地。接手道間闊,外執事以使者催 促之亟,僕亦不得從容聽教,不勝怏快。分手之後,僕 以連歲奔播之餘,生事寥落,且有寒濕腳疾之苦。遠 適海隅,覓一館穀之地,聊用養痾。旋聞文斾至京,擢 居次對之職,與金華宋公同領總裁之命,歆豔歆豔! 今上甫革元命,即取十四帝一百六十三年之事,修 成一代不刊之書,所謂國可滅,史不可滅者,於今見 之,甚盛典也。而執事常調,用稱其材,然亦不可不謂 之千載一遇。去冬,有人來自京云:「置局以來,未滿一 歲。自元太祖至寧宗,一十三朝一百」三十七年之事, 悉已本據《實錄》修成上進。局中秉筆之士,或已就官, 或已還山去矣。獨順帝一朝三十六年之事,以無實 錄可據,分遣使者搜訪故都圖籍、列郡文移,有關於 三十六年之政體者,俱收並錄,以備采擇,足成一代 之書。邇者官吏踵門,傳至浙省官僚之命,云「朝廷以 史事見徵」,蓋以此也。且云執事以僕為善敘事,薦之 當路。夫為總裁,薦人以預纂修,此固其職。向者道語 之時,執事不以僕為不材,已欲引而置之纂修之列, 僕固常敷露實情以辭之。今執事又何為而有意於 區區不材且病之人也?竊嘗思之,近世之論史者,多 謂莫切於日厝。日曆者,史之根柢也。自唐長壽中,史 官姚璹奏請撰時政記。元和中,韋執誼又奏史官撰 日曆。日曆之設,雖曰權幸用事,姑以是為創槁之具, 其法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猶有 《春秋》遺法。而起居注之設,亦專以甲子起例,蓋記事 之法,無踰此也。往宋極重史事,日曆之修,必諸司關 白。如詔誥政令,則三省必錄;如兵機邊事,樞庭必報, 百官之拜罷,刑賞之與奪,台諫之論列,給舍之繳駁, 經筵之論答,臣僚之轉對,侍從之直前啟事,中外之 囊封匭奏,下至錢穀、甲兵、獄訟、造作,凡有關於政體 者,必隨日以錄,此《日曆》之所以不可忽也。然又慮其 出於吏牘,未免訛謬,或一日之差,則後難攷定,一事 之失,則後難增補,此歐陽公所以猶慮日曆或至遺 失,奏請歲終監修、宰相點檢修撰官日所錄事,有隳 官失職者罰之,其於日曆慎重如此。日曆不至遺失, 則後日《會要》之修取於此,他年《實錄》之修取於此,百 年之後紀志列傳取於此,此宋氏之史所以為精確 也。僕之所陳,固執事之所熟知,有不待於贅說者,而 僕自有知,頗識元朝制度,文為務從簡便,且聞史事 尤甚疏略,不置日曆,不置起居注,獨中書置時政科, 以一文學掾掌之,以事付史館。及一帝崩,則國史院 據所得修《實錄》而已。尚幸天曆間詔修《經世大典》,虞 公集依《六典》為之,一代之典章文物稍備,其書止於 《天曆》,而其事則可備十三朝之未備。前局之史,既有 《十三朝實錄》可據,又有《經世大典》可以參稽,一時預 於纂修之士凡若干人。餘人雖不盡識,如胡仲申、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