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9 (1700-1725).djvu/115

此页尚未校对

云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索隱又云「仲孫閔」,是又二 名,天下豈有一人而四名者乎?可疑二也。孔子在魯, 族姓頗微,而南宮敬叔,公族元士,遣從孔子時,定已 娶於強家矣,豈孔子得以兄子妻之?可疑三也。《禮記 檀弓》載南宮敬叔反,必載寶而朝。孔子曰:「喪不如速 貧之為愈也。」若而人,豈能抑權力而伸有德,謹言語 而不廢於有道之邦耶?可疑四也。愚以南宮敬叔與 南容皎然二人,笑後世孟浪者合而一之耳。請以質 之識者。南宮适

《班史張安世傳》,安世兄賀有一子,早死,無子。子安世 小男彭祖,宣帝以賀舊恩,賜諡陽都哀侯,彭祖封陽 都侯,明為賀嗣。而文乃曰「賀弟子侍中關內侯彭祖」, 何也?又曰「賀有孤孫霸,年七歲,拜為散騎中郎將,賜 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此益可疑。既云子死無子,而 孤孫霸何從生?既名為孫,何不令襲爵,而以弟子襲 也。傳中言「安世子千秋、延壽」,《彭祖傳》末敘千秋之才, 為霍光所歎,千秋長而才當襲,然竟以延壽嗣侯,必 千秋早死,亦當道出此等處,亦未可謂不疏也。班史疏處 《前漢書。游俠傳》:「遂族郭解翁伯。」解族滅,當無後,而《後 漢書。郭伋傳》:高祖父解,武帝時以任俠聞。為伋曾祖 父者何人也?《蔡文姬傳》:「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蔡 邕後絕矣。」晉《蔡充別傳》乃曰:「充祖睦,蔡邕孫也。」睦父 為邕子,竟是何人?又《邕女傳》止云文姬,《晉羊祜傳》云: 「祜,蔡邕外孫。」其母必非文姬矣,豈邕尚有別女邪?至 羊祜討吳,功當進爵,士乞以舅子蔡襲,襲得為關內 侯,是襲又伯喈孫也。伯喈遂有兩孫,何得云無後耶? 及觀《蔡豹傳》,云,「祖睦是蔡邕叔父質之後也」,睦又非 邕孫矣。豈邕本無後,而蔡氏以睦父後之耶?蔡邕有後 《後漢書。范巨卿式傳》,「汝南張劭垂死,不許郅惲為死 友」,而獨舉巨卿。又所載登堂拜母事甚詳,是謂劭外 無死友矣。而酈道元《水經注》乃云:「巨卿與汝南張劭、 長沙陳平子石交,號為死友。」不知其言何所本也。道 元極稱博洽,定非無稽,第不應與正史互異如此。張劭 死友

晉羊祜、唐褚遂良、陸贄,皆千古忠賢。然褚陷劉洎,幾 同宋之問。軰贄害竇參,小史亦具載之。祜為人最謙 讓,本傳云:「王佑、賈充、裴秀皆前朝名望,祜每讓不處 其右。」而《山濤傳》乃云:「羊祜執政時,人欲危裴秀,濤正 色保持之,由是失權臣意,出為冀州刺史。」謂權臣非 祜而何,是祜一舉而傾裴、山兩賢也。然歟否,歟、褚、陸 事顯,人皆知;祜事最隱,故標出之。羊祐隱事

偶閱古今來紕漏之事,不檢點而輕於註述者。六臣 註:《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謂謝安與王導共 破苻堅十歲兒,皆能笑其繆。《何良俊集語林》註:陳咸 用漢祖臘云:「御史大夫陳萬年子咸,亢直有異才,官 廷尉監,累遷尚書。」是以兩《漢書》為一傳,而陳咸為一 陳咸也。萬年子咸,以憂卒於成帝世後。咸是陳寵曾 「祖,卒於王莽篡漢後,年代相遠,官不同,地亦不同。」茅 鹿門坤《批評漢書史丹傳》云:「『丹之不附定陶太后卒 以官免』一節,乃其大節也。《漢書》何不以見之本傳,而 以附之《傅喜傳》,似非《史記》大體處。」其《批師丹傳》立定 陶王為皇太子,以丹為太子太傅云:「輔太子一節,本 丹一生功業,而一節本末亦具在,此」是始終以史丹、 師丹為一人也。史丹所護太子乃成帝,師丹所傅太 子乃哀帝,史丹卒於成帝世,不附定陶太后,哀帝時 事。《漢書》明書是師丹,與史丹何與?而妄批至此?若謂 批評本謂師丹,則《師丹傳》敘不附丁、傅尤明,何云附 之《傅喜傳》也?《陳咸傳》稍隱,且註誤猶可恕。鹿門譏彈 班氏,不應譌繆至此,豈刻者非其手筆,或他人傅會 而誤刻邪?至又批《李廣利傳》曰:「武帝以寵李姬,欲封 其兄弟,遽行萬里,開邊釁,卒困中國。」已而以巫蠱事 案誅李姬,而李廣利以貳師將沒於匈奴,天道好還 如此。案誅李姬,不知何據。坤素博洽,豈《李夫人傳》及 詩竟終身不寓目耶?巫蠱事在李亡後,弟延年以此 誅耳。恐誤後學。不得不一拈出辨之。古今紕漏 靈寶之西,函谷之東,有澗直下黃河,曰弘農澗。《大明 一統志》載之,云:「宋避英宗諱,改為鴻蘆澗。」余竊疑宋 為太祖父,諱弘殷耳,何必並農字改之?英宗初名及 後更名,俱不犯二字,以為英宗者,尤誤也。後閱王得 臣麈史,始知其大繆。不然,得臣曾修《陝志》云:「靈寶之 西,有澗曰洪溜。」不知其名之因也。比見《水經》云:「縣有」 鴻臚圍池,是水津渠沿注,故謂斯川為鴻臚澗。於是 知洪溜語之訛也。洒然始悟當時俗名是洪溜,原非 弘農。所謂鴻臚者,即得臣援《水經》証《水經》修志時改 之耳。彼自云鴻臚,非鴻蘆也。得臣政和時年八十,所 著書正當英宗前後,何嘗有避諱之說乎?蓋陝州古 名弘農,而是澗先名洪溜,後名鴻臚,其聲近於弘農。 措大強解事,遂以意傅會其說,以為復古而名之事, 固有雅而非真者。予故拈出之,以雪斯澗之誤名。今 靈寶人亦順呼為弘農,無有知其非者,仍當稱鴻臚 為是,不然,稱「洪溜」,猶是宋以前語也。鴻臚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