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9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

乃孔聖之言,而八卦列于六經,為萬世文字之祖。不 知史遷何故乃獨遺而不錄,遂使《史記》一書,如人有 身而無首,此尚為知所考信邪? 司馬子長動以孔 子為證」,不知是見得亦且是如此說,所以呂伯恭發 明得非細,只恐子長不敢承領爾。 《史記》亦疑當時 不曾得刪改脫槁。《高祖紀》記迎太公處稱高祖,此樣 處甚多。高祖未崩,安得高祖之號?《漢書》盡改之矣。《左 傳》只有一處云,「陳桓公有寵於王。」 或謂史遷不可 謂不知孔子,然亦知孔子之粗耳。歷代世變,即《六國 表序》,是其極致,乃是俗人之論。知孔子者固如是耶! 正朔服色,乃當時論者所共言,如賈生公孫弘新垣 平之徒皆言之,豈獨遷也? 問:「伯夷傳得孔子而名 益彰。」曰:「伯夷當初何嘗指望孔子出來發揮他?」又問: 「『黃屋左纛朝以十月葬長陵』,此是大事,所以書在後。」 曰:「某嘗謂,《史記》恐是箇未成底文字」,故記載無次序, 有疏闊不接續處,如此等是也。 《伯夷傳》辨許由事 固善,然其論伯夷之心,正與求仁得仁者相反,其視 蘇氏之古史,孰為能考信於孔子之言耶? 或以史 遷能貶卜式與桑弘羊為伍,又能不與管仲、李克為 深知功利之為害,不知《六國表》所謂「世異變成功大, 議卑易行」,不必上古;《貨殖傳》譏長貧賤而好語仁義 為可羞者,又何謂耶? 或謂遷言公孫弘以儒顯,為 譏弘之不足為儒,不知果有此意否?彼固謂儒者博 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則彼所謂儒 者,其意果何如耶? 班固作《漢書》,不合要添改。《史記》 字行文亦有不識當時意思處。如七國之反,《史記》所 載甚疏略,卻都是漢道理。班固所載雖詳,便卻不見 此意思。呂東萊甚不取班固。如載文帝《建儲詔》云:「楚 王,季父也,《春秋》高,閱天下之義理多矣,明於國家之 大體。吳王於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 以陪朕。豈不為豫哉!」固遂節了吳王一段,只於「淮南 王」下添「皆」字云:「皆秉德以陪朕。」蓋「陪」字訓貳,以此言 「弟則可,言兄可乎?今《史記》中卻載全文。」又曰:「屏山卻 云,『固作《漢紀》,有學《春秋》之意。其敘傳云:『為《春秋考紀》』』。」 又曰:「遷史所載,皆是隨所得者載入,正如今人草槁, 如酈食其踞洗。前面已載一段,末後又載,與前說不 同。蓋是兩處說已寫入了,又據所得寫入一段耳。」 《漢書》有秀才做底文章,有婦人做底文字,亦有載當 時獄辭者。秀才文章便易曉。當時文字多碎句,難讀, 《尚書》便有如此底。《周官》只如今文字,太齊整了。 孔 明治蜀,不曾立史官,陳壽檢拾而為《蜀志》,故甚略。孔 明極是子細者,亦恐是當時經理王業之急,有不暇 及此。 《晉書》皆為許敬宗胡寫入,小說,又多改壞了。 東坡言《孟嘉傳》陶淵明之自然』,今改云『使然』。更有一 二處,東坡此文,亦不曾見。包揚因問:『《晉書》說得晉人 風流處好?曰:「《世說》所載,說得較好,今皆改之矣。《載記》 所紀其祖先之類特甚,疑其故臣追記而過譽之。」 問:「班史《通鑑》二氏之學如何?」曰:「讀其書自可見。」又曰: 「『溫公不取孟子,取揚子,至謂王伯無異道』。夫王霸之 不侔,猶碔砆之」於美玉。故荀卿謂「粹而王,駁而霸。」孟 子與齊、梁之君,力判其是非者,以其有異也。 《史記 功臣表》與《漢史功臣表》,其戶數先後及姓名多有不 同。二史各有是非,當以傳實證之,不當全以《史記》所 傳為非真也。如淮陰為連敖典客,漢史作票客,顏師 古謂其票疾,而以賓客之禮禮之。夫淮陰之亡,以其 不「見禮於漢也。蕭何追之,而薦於漢王,始為大將,若 己以賓禮禮之,淮陰何為而亡哉?」此則《史記》之所載 為是。《三代表》是其疏謬處無可疑者,蓋他說行不得。 若以為堯舜俱出黃帝,是為同姓之人,堯固不當以 二女嬪於虞,舜亦豈容受堯二女而安於同姓之無 別?又以為湯與王季同世,由湯至紂凡十六傳,王季 至武王,纔再世爾。是文王以十五世之祖,事十五世 孫紂,武王以十四世祖而伐之,豈不甚謬戾耶?《通鑑》 先後之不同者,卻不必疑。史家敘事,或因時而記之, 或因事而見之。田和遷康公,《通鑑》載於安王十一年, 是因時而紀之也;《史記》載於安王十六年,是因事而 見之也,何疑之有?只有伐燕一節,《史記》以為湣王,《通 鑑》以為宣王,《史記》卻是攷他源流來,《通鑑》只是憑信 孟子。溫公平生不喜《孟子》,到此又卻信之,不知其意 如何。張敬夫說《通鑑》有未盡處,似此一節亦可疑。 遷、固之史,大概只是計較利害。范曄更低,只主張做 賊底,後來他自做卻敗。溫公《通鑑》凡涉智數險詐底 事,往往不「載,卻不見得當時風俗。」如陳平說高祖間 楚事,亦不載上一段,不若全載了,可以見當時事情, 卻于其下論破,乃佳。又如亞夫得劇孟事,《通鑑》亦節 去,意謂得劇孟不足道。不知當時風俗事勢,劇孟輩 亦係輕重。如周休且能一夜得三萬人,只緣吳王敗 後,各自散去,其事無成。溫公于此事卻不知不覺載 之,蓋以周休名不甚顯,不若劇孟耳。想溫公平日尀 耐劇孟,不知溫公為將,設遇此人,奈得他何否?又如 論唐太宗事,亦殊未是。《呂氏大事記》周赧後添繫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