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0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其形勢,左恆山而右大河,襟四塞而控五原,蓋天下之一大險要也。太原之山不勝紀,有所為「方山」者、「繫舟」者、「懸甕」者、「石室」者、「麓臺」者、「羊腸」者、渦者、「狐突」者、「呂梁」者、「岢嵐」者、「秦戲」者、「翠峰」者、天柱者、蒙者、少者、「聖阜」者、「隱泉」者、藏者、「石峽」者、管「者,鵲者,皋落者,雲中者,雁門者,句注者,夏屋者,五臺者,雪者,石樓」者,此其山之著者,其不著者尚多也。太原之水不勝紀,有所為「汾河者,滹沱者,龍門河者,黃河者,涂者,象谷者,通光者,步渾者,洮者,慮。」者、晉者、文者、沁者、清漳者、雲中者、柳溪者、天池者、太華池者、甘露池者、臺駘澤者,此其水之著者,其不著者又多也。太原之關不勝記。有所為天門者、馬陵者、偏頭者、井陘者、雁門者,此其關之最著者,其不著者亦多也。太原之人物不勝記。有所為狐突者、狐偃者、公孫杵臼者、程嬰者、王烈者、溫嶠者、王承者、王湛者、王述者、孫楚者、孫綽者、郝隆者、王珪者、狄仁傑者,此其人物之尤著者,而其著者更難僕數也。太原之仕宦不勝紀,有所為尹鐸者、李牧者、王晞者、李勣者,此其仕宦之尤著者,而其著者亦難更僕數也。其尤著者,其著者并其不著者,前志皆著之矣,其未始著者尚多也。《前志》以前,其未始著者已多,前志以後,其未得著者難更僕

數也。前之志志之於萬曆壬子,迄今數十《春秋》。

矣烏可以弗志

皇清重修平陽府志三十六卷

知平陽府劉棨序周禮大司徒掌建邦之土

地人民,周知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相厥土宜於以布其教而安其俗,猗與何其重也。迨後地拓世殊,祖其意者曰《統志》,曰《通志》,而郡邑之紀載尤職詳焉。平陽郡屬視全省幾三之一,幅𢄙號稱廣大。甲申冬,余欽奉

帝命召試,乾清簡拔守土。甫下車,考其圖籍。繄維舊

《志》編修於明神廟時,距今蓋百年矣。顧念平陽為唐、虞夏故都,其淳閟樸茂,所留貽聖哲名人多出其間,依古以來,迥殊於他郡。乙亥地震。

皇上遣官發帑,繕城郭,建學校,取顛覆而噢咻之,俾

「不至一民一物之失所,迺百年之內,紀載闕如,其胡可以弗敏謝?」 時薄歲暮,卒有未遑。明年召三十四城屬吏,先後諭誡之,課以職業,或至于再,至於三,以覘其才守治行之奚若。又明年,行部州縣,諦視其城郭村市,險要阨塞,與夫文教之頹振,民物之淳漓豐嗇慎固而調劑之,其他務之手營心瘁者,蓋亦無寧晷也。丁亥秋,事稍豫,顧謂二三同人曰:「可矣。」 遂檄所屬,徵舊乘、裒典故,雖故家譜牒、殘碑斷碣不遺焉。批閱商確,共成三十六卷。其所訂正,復得鄉先生之力居多。越十七晦朔而書成。天下事患於不為,為之而又知其難也。夫人一家之中,歷世久遠,使之上溯高、曾而述其所為,亦或荒渺莫稽。況乎地方二千里,變故日多,文獻日就湮滅,卷帙之僅存者既多舛偽不可信其近今所捃摭,又復名實互淆,信疑參半。如是而欲訂其謬盭?擇之精而語之詳,豈不難哉?然而焚膏矻矻,不敢憚勞,所謂「百年之內紀載闕如」 者,亦幾幾乎可備一郡之觀,紹前賢之緒矣。而獨有向所不及詳者,平之為郡,地似腴而實瘠,民似勁而實柔。環顧境內,四匝皆山,土多磽确,榮、猗、蒲、解間稍平,又苦沮洳斥鹵,河、汾之水,衝決不常,自一二巨室外,鶉衣藿食,所在多有。而又土無物產,人無伎巧,惟知力稼,穡事。懋遷雖曰西接延綏,北連邊塞,其鷙勇悍急之性,絕不相類。為長吏者,方且愛惜長養,提赤子而納諸慈父母之懷,猶懼體恤之弗至,而謂此蚩蚩柔且瘠之氓,可朘削其脂膏,殘焉以自逞也。忍乎哉!曩者

皇上加意西土,特行巡幸禮。高年,蠲租賦,古帝王祠。

天章爛然平陽為唐虞夏故都,堯舜禹所已行與未。

及行者一振舉,間無不過者。化存者神,道源契合於是編在。敢不拜手稽首忭舞而編輯之也哉!爰不揣愚昧,兼資眾長,勒成一書,用以告官茲土者,且不敢以其難者遺後之君子也。謹序。

皇清重修汾州府志 卷

序略山西名郡舊稱太原平陽其次則稱汾州

汾州在秦漢統名「太原。」 魏始別名「西河。」 後魏之「汾州」 、北齊之「南朔」 ,後周之「介州」 、唐之「浩州」 、宋之汾陽皆其地也。而代各異名。前明建府曰「汾州」 府入我。

朝因之,而汾州府之名以定,「泱泱乎」 與「汾水」 同。其

源遠而流長矣。其屬州曰「永寧」 ,即魏晉西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