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0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口之盈縮,可以宏休養;鑑人物之臧否,可以樹法戒;覽規模之沿革,可以裁補救;察風俗之淳薄,可以隆教化。」 洪纖畢舉,遠近靡遺。俾後之來仕茲土者,熟諳是邦之政事,而興利剔弊,則有裨厥職者多矣;抑詳稽是邦之典故,而踵舊增新,則有裨厥職者更多矣。以故雖羽書倥傯,軍旅驛騷之際,而校讎鉛槧與征《芻問餉》併舉也。昔人磨盾草檄,雖有武備,不廢文翰,政懼有媿於古人《作秀才》時之志,豈曰迂緩而不切於時事哉?

皇清重修漳州府志三十四卷

蔡世遠序康熙庚寅春柏鄉念庭魏公出守

吾漳。時,余在京邸,公以治漳之政下詢,余曰:「夫正己清操、撫民率屬,公之本所學以措之治者,無待予言也。顧吾漳郡志自萬曆至今,闕百年矣。此政事之大者,非公莫可!」 公慨然曰:「是吾責也!」 治漳三年,政洽民和,百廢具舉;公乃得其山川、戶口、風土、人情、盛衰因革之大概。予時讀《禮》家居,謂予曰:「京師所言者,今可以行矣,願以相屬。」 予退而慘然不寐者久之,曰:「嗚呼!故老盡矣。薦紳老成,備知明季」 ,

「《國初》之事者,凋喪無餘,予小子何知,敢與斯役。」 且

吾漳自百年以來,兵燹頻仍,典籍散失,守令將校有不能紀其名者。況於鄉曲里巷匹夫匹婦之微,其孝義節烈,烏能家考而戶按之也哉?顧及今不修,後將益難,因與陳君石民、李君鱗蒼、陳君少林、汪君嘉仲等經始於癸巳四月。公不憚搜羅,不惜糜費,凡九閱月,用就厥緒。甲午春,予以服闋入都。《人物賦役》二卷未及定稿,陳、李諸君相與續成之。首末序論以及義例傳記,公又增損而潤色之。是冬,剞劂告成,公以書來,屬予序之。予惟賢人君子之為善也,非有所慕於其名也,而名卒歸之;庸人之不能為善也,非有所顧於其名也,名亦不及焉。然迨其身已沒,其子若孫往往以得載志乘為榮,以不得與為辱,豈非恆性之若,秉彝之好,有不可泯者耶?維漳建郡,始於唐初,僻陋瀕海,然山水峭洌,鬱積雄奇。有宋朱文公涖郡以後,陳北溪、王東湖兩先生親承其統緒,道術既一,禮法大備。勝朝陳剩夫、蔡鶴峰等又起而賡續之。明季周忠愍、黃石齋、何黃如諸公,氣節文章,尤巋然為天下望。流風餘韻,至今猶存。吾漳人之訪古者,考其山川;審時者,識其風物;察變者,詳其沿革。官斯土者,雖千世百世之遠,猶得按其宦蹟、姓氏而知其賢否;有所鑒於前,斯有所勉於後。而凡生斯地者,知科名爵位本不足重,要惟砥行修名者之得垂休光於無既也是則公所以修輯是書之意也夫!

皇清新修臺灣府志 卷

知臺灣府陳烶章序昔大禹之疏九河也隨

山刊木,而敷萬國。任土作貢,輿地始著。周「職方」 氏復有式賦之制,載籍益詳。酈道元注《水經》、郭璞注《山海》,凡華裔之山川源流,備載簡篇。由茲以降,蒐羅修輯,代不乏人;而郡乘、邑譜,幾充棟焉。然皆按圖稽跡,以示夫地靈人傑耳。若遐荒渤溟之區,匪惟稗乘弗錄,即泛槎周覽,猶如望洋,又安能登諸負版哉!臺灣在閩海東南巨浸中,《古圖經》所不載。明中官鄭和開洋通泊,維舟其地;而雞籠、淡水始得其名。聞諸故老云。和召土番不至,遺一鈴於其家,以狗視之;復讖云:「三百年後,許爾成人。」 萬曆末,西洋紅毛番攘踞為國,通商貿易,遂成闤闠。

「《皇清》受命」,「四海合一。」「有明」故。鄭成功遯跡海外,率

「師攻破紅毛,取其國為都,以奉明朔。傳及三世,歷將二紀,歲在癸亥」 ,當

今上御極之二十二年,治教休明,仁風遠播。遣將命

師宣沛

《德音》:「灣國世孫鄭克塽舉國內附,今更新,化理適符。」

《鄭和三百年後之讖》。夫以開闢未有之國,一旦歸入職方,自非

「皇威遐暢,豈能若是。」即「《有苗》之格,重譯之朝」,未足方

諸駿烈也。《烶》章。「濱海《鯫生》。」欣逢

盛治。願扶杖而觀德化,謹搦管而書見聞。稍為輯略,

詮次,以裨《采風》攷覽,非敢謂文獻足徵,抑亦資

繪素之端云爾。謹列其目如左:

皇清重修湖廣武昌府志十六卷

知武昌府杜毓秀序古者國有史郡邑有志

志者,史之所由取資也。先聖作《春秋》,資於百國寶書;馬遷《史記》,資於蘭臺石室。下暨南陽耆舊之編,陳留風俗之志,楚國有先賢之傳,盛弘有山水之記。即若武昌郭緣生,先賢有傳,魏順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