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又二卷。《吳善經注》。

又《小解》二卷。

又二卷。道士成元英注。

又二卷。盧藏用注。

又《新歌注道德經》一卷。李若愚撰。

《老子音》一卷。晉孫登撰。

又一卷。李軌撰。

又一卷。戴逵撰。

又《音解》二卷。《李畋》撰。

《老子義疏》一卷。顧歡撰。

又五卷。孟智周撰。

又四卷。韋處元撰。

又九卷。戴詵撰。

又四卷。趙志堅撰。

又八卷。唐明皇撰。

又二卷。不著名氏。

又四卷。王顧等撰。

又十四卷。《江徵》撰。按明志作江徵

又四卷。賈青夷撰。

《老子古本》二卷。

《老子講疏》四卷。梁武帝撰。

又六卷。梁武帝撰。

又四卷。何晏撰。

《老子章句》二卷。毋丘望之撰。

《老子指趣》三卷。毋丘望之撰。

《老子指歸》十一卷。嚴遵撰。

《老子義綱》一卷。顧歡撰。

元言《新記道德經》二卷。王肅撰。

《道德經品》四卷。梁曠撰。

《老子節解》二卷。

《老子章門》一卷。

《老子指略例》二卷。王弼撰。

《老子指略論》二卷。

《道德問》二卷。何晏撰。

《道德經序訣》二卷。葛洪撰。

《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七卷。成元英撰。

《老子元旨》八卷。韓莊撰。

《道德經元譜》一卷。劉遺民撰。

《道德經譜》二卷。道士扶《少明》撰。

《道德經傳》四卷。陸希聲撰。

《道德經廣聖義》三十卷。唐杜光庭撰。

《老子述義》十卷。賈大隱撰。

《老子道德簡要義》五卷。元景先生撰。

《道德經內解》一卷。

《道德經兵論要義述》四卷。

《道德經雜說》一卷。陸修靜撰。

《道德經契源》一卷。

《道德經纂微》二卷。道士陳景先撰。

《道德經傳授圖》一卷。

《老子猶龍傳》三卷。賈善翊撰。

《老子昌言》二卷。呂氏撰。

《老子心鏡》一卷。崔少元撰。王守愚注。

《老子真義機要》一卷。

右《老子》九十部。二百九十卷。

《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

道家

《老子》。

《隋志》梁有漢長陵三老毋丘望之注《老子》二卷,《志》不著錄。晁氏公武曰:以周平王四十二年授關尹喜,凡五千七百四十有八言,八十一章,言道德之旨,其末云「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蓋三皇之道也。東萊呂氏曰:孔子嘗問禮焉,今載於曾子問者,與五千言殊不類。蓋告孔子者,其所職著於書者,自其所見也。陸德明《序錄》云。「周敬王時。西出關。為關令尹喜說《道德》二篇。尚虛無無為。漢文帝時。河上公作章句四篇。以授帝。言治身治國之要。」注:《志》無河上公章句,鄰氏、傅氏、徐氏、劉向傳說,今皆亡。王禹玉曰:「今資善堂所寫御本,獨無章名,章名疑非老氏之意。」

薛氏曰:《古文老子道德上下經》無八十一章之辨,今文有河上公注,分八十一章。《史記》樂臣公本師河上丈人,教安期,再傳至於臣公,其弟子蓋公為曹相國師,修黃帝、《老子》學,則丈人者乃今所謂河上公也。自晉世已言其教,漢文帝敘述尤怪誕景迂。晁氏曰:「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獨得諸河上公,古本無有也。傅奕能辨之。王弼題曰《道德經》,不析道德而上下之,猶近古與?葉氏曰:「老氏之書,其與孔子異者,皆矯世之辭,而所同者皆合於《易》。」

《老子指歸》。不著錄

《隋志》十一卷嚴遵撰。《列子釋文》云:「遵字君平,作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