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語云:「我是山陽王輔嗣。」雲出門迴望,向處止是一冢。

此條與晉書小異故並存之

《宋書沈演之傳》:「演之字臺真,折節好學,讀《老子》日百 遍,以義理業。尚未知名。」

《隱逸周續之傳》:「豫章太守范甯,於郡立學,招集生徒, 遠方至者甚眾。續之年十二,詣甯受業。居學數年,通 《五經》,并緯候,名冠同門,號曰顏子。既而閒居讀老、易。」 《隱逸傳》:「沈道虔,吳興武康人也。少仁愛,好《老》《易》,居縣 北石山下。」

《南齊書張融傳》:「融字思光,解褐出為封溪令,浮海至 交州,於海中作《海賦》。建武四年卒。遺命令人捉麈尾 登屋,復魂曰:『吾生平所善,自當凌雲一笑。左手執孝 經、《老子》,右手執小品《法華經》』。」

《周顒傳》:「顒字彥倫,汎涉百家,長於佛理,著《三宗論》,兼 善《老》《易》。與張融相遇,輒以元言相滯,彌日不解。 文學傳祖沖之,字文遠,著《易》《老》莊義。」

《高逸傳》:「顧歡字景怡。太祖踐祚,刪撰老氏,獻《治綱》一 卷。永明元年,徵為太學博士,不就。事黃老道,解陰陽 書,為數術,多效驗。」

宗測字敬微頗好音律善易老。

杜京產字景齊頗涉文義專修黃老。

沈驎士字雲禎元嘉末文帝令尚書僕射何尚之抄 撰五經訪舉學士縣以驎士應選少時驎士稱疾歸 鄉隱居教授從學者數十百人注易經禮記春秋尚 書。《論語》孝經喪服。《老子》要略數十卷。

吳苞字天蓋少學三禮及老莊宋泰始中過江聚徒 教授隆昌元年詔曰:「處士濮陽吳苞栖志空谷秉操 貞固沈情味古白首彌厲徵太學博士不就。」

《高士傳》:「徐伯珍字文楚,妤釋氏老莊,兼明道術。」 《老子翼附錄》:「宗測少靜退,不樂人間。豫章王嶷徵為 參軍,答云:『何為謬傷海鳥,橫斤山木。欲遊名山,迺掛 其祖所畫向子平圖於壁上,齎《老》《莊》二書自隨。子孫 拜辭悲泣,測長嘯不顧』。」

《梁書世祖二子傳》:「貞惠世子方諸,字智相,世祖第二 子。母王夫人,幼聰警博學,明《老》《易》,善談元,風彩清越, 辭辯鋒生,特為世祖所愛。」

《張充傳》:充字延符,吳郡人。父緒,嘗請假還吳,始入西 郭,值充出獵,左手臂鷹,右手牽狗,遇緒船至,拜於水 次。緒曰:「一身兩役,無乃勞乎?」充跪對曰:「充聞三十而 立,今二十九矣,請至來歲而敬易之。」及明年,便修身 改節,學不盈載,多所該覽,尤明老《易》。

《何敬容傳》:太宗頻於元圃自講老莊二書。學士吳孜 時寄詹事府,每日入聽。敬容謂孜曰:「昔晉代喪亂,頗 由祖尚元虛,今東宮復襲此,殆非人事,其將為戎乎?」 《劉儒傳》:儒弟覽,字孝智,十六通《老》《易》。

《孝行傳》:「江紑字含德,性靜,好《老》《莊》元言,尤長佛義。」 《儒林傳》:「伏曼容早孤,與母兄客居南海。少篤學,善《老》 《易》,為《老》《莊》義。」

賀瑒字德璉天監七年領五經博士著老莊講疏 嚴植之字孝源少善莊老能元言。

《沈峻傳》:「太史叔明,吳興烏程人,吳太史慈後也。少善 莊老,兼治《孝經》《禮記》。其言元尤精解,當世冠絕。每講 說,聽者常五百餘人。」

《文學傳》:「劉昭字宣卿,幼警敏,七歲通老莊義。」

《處士傳》:「庾詵子曼倩,字世華,亦早有令譽。世祖常在 荊州,辟為主簿,遷中錄事。每出,常目送之。著《老莊義 疏》。」

庾承先字子通鄱陽忠烈王在州,欽其風味,要與遊 處。又令講。《老子》遠近名僧咸來赴集,論難鋒起,異端 競至承先徐相酬答,皆得所未聞,忠烈王尤加欽重 中大通三年,廬山劉慧斐至荊州承先與之有舊,往 從之。荊陝學徒因請承先講。《老子》湘東王親命駕臨 聽,論議終日,深相賞接留連月餘日乃還山王親祖 道,并贈篇什。隱者美之。

《陳書馬樞傳》:樞六歲,能誦《孝經》《論語》《老子》。及長,博極 經史,尤善佛經及《周易》《老子》義。邵陵王綸為南徐州 刺史,素聞其名,引為學士。綸時自講《大品》,令樞講《維 摩》《老子》《周易》。同日發題,道俗聽者二千人。王欲極觀 優劣,乃謂眾曰:「與馬學士論義,必使屈伏,不得空立 主客。」於是數家學者各起問端,樞乃依次剖判,開其 「宗旨,然後枝分流別,轉變無窮。」論者拱默聽受而已。 綸甚嘉之。

《周弘正傳》:弘正字思行。幼孤,為叔父侍中捨所養。年 十歲,通《老子》《周易》。捨每與談論,輒異之曰:「觀汝神情 穎悟,清理警發,後世知名,當在吾右。」著《老子疏》五卷, 行於世。

《徐陵傳》:「陵八歲能屬文,十二通老莊義。既長,博涉史 籍。」

《儒林傳》:「全緩字弘立,太建中,累遷南始興王府諮議 參軍。緩治《周易》《老》《莊》,時人言元者咸推之。」

張譏,篤好元言,受學於汝南周弘正,每有新意,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