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按《舊唐書高祖本紀》:「冬十月癸酉,幸終南山,謁老子 廟。」按新書作丙子謁祠舊書作癸酉謁廟並存之 武德九年四月。廢《老子》法。六月。復《老子》法。

按《唐書高祖本紀》:「武德九年四月辛巳,廢浮圖老子 法。六月庚申,復浮圖老子法。」

高宗儀鳳三年詔自今以道德經為上經貢舉人皆須兼通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儀鳳三 年五月詔「自今已後,《道德經》並為上經,貢舉人皆須 兼通,其餘經及《論語》仍依常式。」

元宗開元元年詔中書令張說舉能治老子者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儒學康子元傳》:「開元初, 詔中書令張說舉能治《易》、老、莊者,集賢直學士侯行 果薦子元及平陽敬會真於說,說藉以聞,並賜衣幣。 行果者,上谷人,歷國子司業,侍皇太子讀,卒贈慶王 傅。始,行果、會真及長樂馮朝隱同進講,朝隱能推索 老、莊祕義,會真亦善《老子》,每啟篇,先薰盥乃讀。」 開元七年御注《老子道德經》,詔天下藏之。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選舉志》。「開元七年注老 子《道德經》成,詔天下藏其書。」

開元 年。命司馬承禎以三體寫《老子》。刊正文句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隱逸司馬承禎傳》。開元 中。再被召至郡。元宗詔於王屋山置壇室以居。善篆 隸。帝命以三體寫《老子》。刊正文句。

按《舊唐書司馬承禎傳》。「元宗令以三體寫老子經。因 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為真本。上之。」 開元二十年。置崇元學。令習道德經。準明經例舉送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開元二 十年正月己丑。詔兩京及諸州。各置元元皇帝廟一 所。并置崇元學。其生徒令習《道德經》。及《莊子》。《列子》《文 子》等。每年準明經例舉送。至閏四月,元宗夢京師城 南山趾有天尊之像,求得之於盩厔樓觀之側。 開元二十一年,制令每年貢舉人加《老子》策。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 二十一年春正月庚子朔,制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 每年貢舉人,量減《尚書》《論語》兩條策,加《老子策》。 開元二十三年,御書《道德經》,刊勒於兩京及天下諸 州,皆立石臺。」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歐陽修《唐石臺道德經 跋》云:「右老子《道德經》,唐元宗注。開元二十三年,道門 威儀司馬秀等請於兩京及天下應修官齋等州,皆 立石臺刊勒其經文御書,其注皆諸王所書。此本在 懷州。」

開元二十九年正月。崇元學置生徒。令習《老子》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 二十九年正月丁丑。崇元學置生徒。令習《老子》。「《莊子》 《列子》文中子。每年準明經例考試。」按此條即二十年事此又作二十九

年。未知孰是。并存之以俟考。

天寶元年置元元廟詔崇文習道德經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天寶 元年二月丁丑,莊子號為南華真人,文子號為通元 真人,《列子》號為沖虛真人,庚桑子號為洞虛真人。其 四子所著書改為真經。按《禮儀志》,天寶元年正月 癸丑,陳王府參軍田同秀稱,「於京永昌街空中,見元 元皇帝,以天下太平,聖壽無疆」之言,傳於元宗。仍云 「桃林縣故關令尹喜宅傍有靈寶符,發使求之。十七 日,獻於含元殿。」於是置元元廟於太寧坊東都,於積 善坊舊邸。二月丙申,詔:「史記古今人表,元元皇帝昇 入上聖,莊子號南華真人,文子號通元真人,列子號 沖虛真人,庚桑子號洞虛真人。」改《莊子》為《南華真經》, 《文子》為《通元真經》,《列子》為《沖虛真經》,《庚桑》子為《洞虛 真經》。亳州真源縣先天太后及元元廟各置令一人。 兩京崇元學各置博士、助教,置學生一百員。桃林縣 改為靈寶縣,田同秀與五品官。四月,詔崇文習《道德 經》。九月,兩京元元廟改為太上元元廟,天下準此。 天寶二年,加元元皇帝尊號,改崇元學為崇元館,更 置職員。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天寶二 年正月丙辰。加元元皇帝尊號「大聖祖」三字。崇元學 改為崇元館。博士為學士,助教為直學士。更置大學 士員。三月壬子。親謁元元宮。聖祖母益壽氏號先天 太后。仍於譙郡置廟。西京元元廟為太清宮,東京為 太微宮,天下諸郡州為紫極宮。九月譙郡紫極宮宜 準西京為太清宮。先天太祖及太后廟並改為宮。 天寶十四載,頒御注、《老子》并《義疏》於天下。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天寶 十四載十月「甲午,頒御注《老子》并義疏於天下。」

憲宗元和五年上問宰臣神仙之說李藩因論老子指歸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憲宗本紀》,元和 五年八月乙亥,「上顧謂宰臣曰:『神仙之事信乎』?李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