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63

此页尚未校对

樂之所以全。故周託鯈魚之樂以卒其意,而至樂之 說因此而作也。古之明乎至樂無有者,常見于其言 矣。曰:「奚樂奚惡?」

墜車

執物以為有所見者,誠車矣;認我以為實所知者,誠 墜矣。知見立而乘墜分,庸詎無傷耶?彼醉者之全酒, 知以之泯,見以之冥,乘不知有車,墜不知有地,身不 知有觸,觸不知有傷,凝然無所分焉。且暫寄其全于 酒者,猶足以外死生而忘驚懼,況性天之全未始離 者乎?天下一車爾,託而乘其上者,內開知見之營營, 外逐幻化之擾擾,一將傾覆於諸妄之地。非直骨節 之傷,驚懼之入也。一開其受,萬態俱入,猶醒者之睹 車覆,且得無傷乎?雖然,探形之始,則天地與我並生; 原數之先,則萬物與我為一。奚物而謂車?奚物而謂 人,奚物而謂墜?奚物而謂傷?且心與物對,則開天而 人;心與物冥,則離人而天。機械去而「所循者,天理也; 適莫融而所體者,天君也。行而無跡,是謂天遊;動而 無畛,是謂天機。舉不足以憂之者,天樂也;舉不足以 美之者,天和也。以是相天,無所助也;以是事天,無所 役也。夫是之謂全於天。彼其視得失、哀樂、死生、窮通, 猶醉者之墜車矣。」嘗原周之意以是說於《達生》之篇 者,以謂有生者必盡,「有盡者必生。知夫生本無生,故 曰內觀無心,外觀無身,泛觀無物,乃能一其性而不 二,養其氣而不耗,合其德而不離,通乎物之所造而 不為,奚往而非天哉?形全於天而形形者未嘗有,耳 全於天而聲聲者未嘗發,目全於天而色色者未嘗 顯,口全於天而味味者未嘗呈,夫是之謂全於天。」是 篇既託之以「《醉者》之墜車」矣,又次之以復「讎者不折 鏌鋣」,又次之以「忮心者不怨飄瓦」,此其何故也?物自 無物,何心于有?我自無我,何心于物?物我未始有分 也。故「墜者不傷,讎者不折,飄者不怨」,一天之自虛矣。 然則以其對人,故謂之「天。」一性無性,況有天乎?以其 對開,故謂之「藏」;一天無天,況有藏乎?

道術

昔之語道者,以謂「道烏乎在?」曰:「無乎不在。」期之以在 有耶?古之人嘗言之矣。在古無古,在今無今,在陰非 陰,在陽非陽,在遠不離眉睫,在近獨高象先,在聚而 流出萬有,在散而收斂一毫。道果在有哉?期之以在 無耶?古之人嘗言之矣。在天而天,在地而地,在谷滿 谷,在坑滿坑,有在于螻螘,有在于瓦礫。道果在無哉? 無不在無名謂之無,而真無不無也;有不在有名謂 之有,而真有不有也;而在在者,有無不可得而名焉。 昔之明在在之妙于天下者,不敢以形數擬,不敢以 畛域睨,即其亙古今而自成,入散殊而皆一者,強名 之曰「古人之大體。」是猶萬水著見,一月之所攝也;萬 竅怒號,一風之所鼓也;萬象森羅,一氣之所積也;萬 物紛錯,一道之所原也。神明得之而降出,帝王得之 而生成。天人得之,不離于宗;神人得之,不離于精;至 人得之,不離于真。聖人以是而變化,君子以是而慈 仁;以是為名法操稽之數,以是為《詩》《書》《禮》《樂》之文。古 之人即之以為道術者,非累于心也,故不可謂之心 術;非鑿于智也,故不可謂之智術;非機也,故不可謂 之機;術;非技也,故不可謂之《技術》。此術者而謂之道, 其該遍者也。惜夫大全裂于道德之一散,百家諸子 隨所見而自滯,以謂道術有在于是也。「其生不歌,其 死不哭」,而墨翟、禽滑釐聞其風而悅之;為人太多,為 己太寡,而宋鈃、尹文子聞其風而悅之;謑髁無任而 笑,上賢,縱脫無行而非大聖。蒙駢、慎到聞其風而悅 之,以謙下為表,以虛空無己、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 之。此數子者,或以獨任不堪而滯道,或以強聒不捨 而滯道,或以死生之說而滯道,或以博大之域而滯 道。計其術之在道中,猶礨空之在大澤也,猶秭米之 在太倉也,猶小石之在太山,猶毫末之在馬體也,自 其所見言之則殊,而自其所造之道觀之則不知其 殊也。此何故?一石之微與太山均於成體,一米之細 與太倉均於成數,一壘與大澤共虛,一毫與馬體皆 備,此《百家》雖裂道於多方,而大體未始有離也。嗚呼! 沒百家無大全,離《大全》無百家。非百家則不見《大全》, 非《大全》則百家不立,其原一也。終日大全而不知大 全者,百姓也;欲至大全而未及大全者,賢人也;已極 大全而泯跡大全者,聖人也。堯舜之相授,授此者也; 禹湯之相傳,傳此者也。周公之仰思,思此者也;仲尼 之潛心,潛此者也;孟子之養浩,養此者也;伊尹之先 覺,覺此者也。莊周之書,卒於是篇,深包大道之本,力 排百家之敝,而終以謬悠之說,無津涯之辭,自列於 數子之末,深抵其著書之跡,以聖天下。後世孰謂「周 蔽於天而為一曲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