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1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對曰:『神仙之說,出於道家所宗《老子五千文》為本。《老 子》指歸,與經無異。後代好怪之流,假託老子神仙之 說,故秦始皇遣訪載童女入海求仙,漢武帝嫁女與 方士求不死藥,二主受惑,卒無所得。文皇帝服胡僧 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古詩云:「『服食求神仙,多為藥 所誤』。誠哉是言也!君人者但務求治理,四海樂推,社 稷延永,自然長生也。」上深然之。

後晉

高祖召張薦明延入內殿講道德經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不載。按《一行傳》:張薦明少 以儒學遊河朔,後去為道士,通老子莊周之說。晉高 祖召見,問:「『道家可以治國乎』?對曰:『道也者,妙萬物而 為言,得其極者,尸居衽席之間,可以治天下』。」高祖大 其言,延入內殿,講《道德經》,拜以為師,賜號通元先生。 後不知所終。

真宗咸平六年命杜鎬等校道德經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玉海》。咸平六年四月。命 杜鎬等校道德經。六月畢。

景德 年令崔偓佺講道德經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崔偓佺傳》:「景德後,令講 《道德經》,日干崇文院,候對終篇,賜以白金繒綵。」

仁宗天聖九年詔馮元孫奭講老子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儒林孫奭傳》:「詔與馮元 講《老子》三章,各賜帛二百匹,拜工部尚書,復知兗州。 入謝,又命講《老子》,賜襲衣、金帶、銀鞍勒馬。」

按《玉海》,天聖九年閏十月二十四日戊辰,宴近臣於 太清樓,餞翰林學士知兗州孫奭。初,奭侍講邇英,奭 以年老,因請泣下,上亦惻然。詔與馮元講《老子》三章, 各賜帛二百。疋以不得請,求近郡,拜工部尚書、知兗 州,特宴太清樓。翌日,奭入謝,又命講《老子》,賜襲衣、金 帶、鞍馬。

神宗熙寧 年陳景元以所著道德經注疏進呈御筆獎諭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老子翼附錄》,有碧虛子 陳景元,師事張鴻濛,嘗著《道德經藏室纂微篇》,蓋采 摭古諸家注疏之精微,而參以師傳之祕,集而成書。 熙寧中,因召見進呈,御筆獎諭。又有所注《南華經章 句音義》,凡二十餘卷。今並入藏。

見《碧虛子傳》并《纂微篇序》《道藏》目錄。

元豐元年呂惠卿道德經傳成表上之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老子翼附錄》:呂吉甫作 《道德經傳》成,以元豐元年表進於朝曰:「臣惠卿言:臣 聞庖丁奏刀,得養生於文惠;輪扁釋鑿,議讀書於齊 桓。志之不分,道或有在。臣誠惶誠懼,頓首頓首。臣竊 以大道散於智慧之偽,含生失其性情之初。爰有真 人,起明至教,獨推原於道德,蓋祖述於典墳。是以雞 犬」相聞。莊周指謂神農而上谷神不死,《列子》稱為黃 帝之書。究其微言,中有妙物。唯恍唯惚,視聽莫得以 見聞,不古不今,迎隨孰知其首尾失之,其出彌遠。至 寶祕於荊山而莫知。悟之,不召,自來元珠,索之象罔 而可得。軒轅華胥之國,唐堯姑射之山,皆極至遊,遂 臻泰定。此書之指,其詣不殊。曹參師於蓋公,而相齊 國;孝文傳之河上,而為漢宗。僅得淺膚,猶幾康阜。夫 唯俗學,不識道真,徒見其文,有異《詩》《書》之跡;莫知其 指,乃是皇王之宗。故聞不尚賢則謂遺之野而不收, 不貴貨則謂棄諸地而不用。謂絕學則無憂,等於禽 犢,謂絕聖則無法,等於鴻荒。不知靈府之間,有若清 眸之上,雖留金屑,亦翳「神光。」故令善惡之兩遺,而極 沖虛之一致。茲難情度,宜使智迷。遂以允聖之信言, 列於百家之珍說,發茲微學,宜屬至神。伏惟皇帝陛 下以高真之質,而出應君師;以妙本之餘,而形為事 業。蠱飭而庶政交舉,革當而四方已孚。方將齊心服 形,而捐治物養己之累;深根固蔕,以趣長生久視之 門。同天下於華胥,見神人於姑射,深造其極,適丁斯 時。臣性維顓蒙,生遭憂患,每思朝徹以解天弢,汎觀 以考其散殊,自損而期於脗合,維日不足,歷年於茲, 晚於斯文,忽若有得。即動而靜物,芸芸而歸根,由濁 以清中,冥冥而見曉。遂以其意,達之於辭,雖云自安, 未知其可。竊謂至人之靜鑑,實為學者之元龜,敢用 冒聞,以占中否?龍隨章散,固難知其上天;馬以智專, 因可取於辨道。倘有一言之補,敢辭萬死之誅。所著 《老子道德經傳》,凡計四篇,謹奉表投進以聞。臣惠卿 誠惶誠懼,頓首謹言。元豐元年正月日,資政殿學士、 通議大夫、定州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兼知定州 軍州事及管內勸農使、上輕車都尉、東平縣開國伯、 食邑八百戶臣《呂惠卿》上表。

按:李彥平先生《遺書》云:「呂吉甫讀《莊子》至『參萬歲而一成純,遂大悟性命之理』。」 故其老莊二解,獨冠諸家。

哲宗元祐二年春正月詔主司毋得於老子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