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2 (1700-1725).djvu/106

此页尚未校对

今律令百有餘篇。陳寵謂「今律令死刑六百一十,耐罪一千六百九十八,贖罪以下二千六百八十一,溢於《甫刑》者千九百八十九。」 鄭昌以刪定律令為正本,班固以刪定律令為清原。

名家

《鄧析》二篇。

劉向序。臣所校讎中,鄧析書四篇,臣敘書一篇,凡中外書五篇,以相校除,復重為二篇。子產卒後二十年而鄧析死,傳或稱子產誅鄧析,非也。其論無厚者,言之異同,與《公孫龍》同類。《隋志》一卷。晁氏曰:析之學,蓋兼名法家,今其書大旨訐而刻真其言也。其間時勦取他書,頗駮雜不倫,豈後人附益之與?《荀子》非?十二子:《與惠施並言》。

《尹文子》一篇。

《莊子·天下篇》云:「宋鈃、尹文,其為人太多,其自為太少。魏黃初末,山陽仲長氏得其書,始詮次為上、下二篇。」 晁氏曰:《序》稱「當齊宣王時居稷下,學於公孫龍,龍稱之。」 而《志》敘此書在《龍書》上。顏師古謂「文嘗說齊宣王,在龍之前。《史記》云:『公孫龍客於平原君,君相趙惠文王。惠文王元年,齊宣沒已四十餘歲矣』。」 則知文非學於龍者也。今觀其書,雖專言刑名,然亦宗六藝,數稱仲尼,其叛道者蓋鮮,豈若龍之不宗聖賢,好怪妄言哉!洪氏曰:「劉歆云,其學本於黃、老。今其文僅五千言,亦非純本《黃》《老》者,頗流而入於兼愛。」 《隋志》二卷。周之處士,遊齊稷下。

《公孫龍子》十四篇。

《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同異之辯,《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趙人。《莊子》謂惠子曰:「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楊,楊朱也;秉,公孫龍也。《晉太康地記》云:「汝南西平縣有龍淵水,可用淬刀劍,特堅利,故有堅白之論云:黃所以為堅也,白所以為利也。」或辯之曰:「白所以為不堅,黃所以為不利。」《呂氏春秋》云:「孔穿、公孫」龍相與論於平原君,所深而辯,至於藏三牙。公孫龍言藏之。三牙甚辯,孔穿不應,少選,辭而出。明日孔穿朝,平原君謂孔穿曰:「昔者公孫之言甚辯。」孔穿曰:「然,幾能令藏三牙矣。雖然,難,願得有問於君。謂藏三牙甚難而實非也,謂藏兩牙甚易而實是也,不知君將從易而是者乎?將從難而非者乎?」平原君不應。明日謂公孫龍曰:「公無與孔穿辨。」《淮南鴻烈》曰:「公孫龍粲於辭而貿名。」《揚子》曰:「公孫龍詭辭數萬。」東萊呂氏曰:「告子彼長而我長之,彼白而我白之。斯言也」,蓋堅白同異之祖。《孟子》累章辨析,歷舉玉雪、羽馬人五白之說,借其矛而伐之,而其技窮。按:「藏三牙」 ,《孔叢子》作「臧三耳。」

《惠子》一篇。

《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 《荀子》曰:「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

《尹佚》二篇。

《左傳》稱史佚有言,史佚之志。《晉語》胥臣曰:「文王訪於辛尹。」注:辛甲、尹佚,皆周大史。《洛誥》逸《祝冊》。《正義》以為史佚。《淮南鴻烈》引成王問政於尹佚,《保傅傳》丞立於後,是史佚也。《說苑》引成王問政於尹逸。尹佚,周史也,而為墨家之首,今書亡不可考。按《呂氏春秋》:魯惠公使宰讓請郊廟之禮於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後在於魯,墨子學焉。意者史角之後託於佚歟?

《田俅子》三篇。

《文選》注《太平御覽》引之。《隋志》梁有一卷。

《隨巢子》六篇。《胡非子》三篇。

《隋》《唐志》各一卷。洪氏曰:「二書今不復存。」 馬總《意林》所述隨巢兼愛明鬼,而墨之徒可知。胡非言勇有五等,其說亦卑陬無過人處。《藝文類聚》引《隨巢子》曰:「昔三苗大亂天命。夏禹於元宮有大神,人面鳥身,降而福之,司祿益食而民不饑,司金益富而國家實,司命益年而民不夭,四方歸之。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違。」 《史記索隱》引《隨巢子》云:「夷羊在牧,飛拾滿野。天鬼不顧,亦不賓滅。」 《太平御覽》引「昔三苗大亂,龍生於廟,大哭於市。天賜武王黃鳥之旗以代殷。」 愚謂此墨氏之明鬼也。

《墨子》。

按考證舊載墨子一條今歸墨子部

《縱橫》

《蘇子》三十一篇。

《鬼谷子》三卷。《樂堂注》云:「蘇秦欲神祕其道,故假名《鬼谷》也。」 《史記正義》《戰國策》云:「乃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鬼谷子》有《陰符七術》,有《揣及摩》二篇,乃蘇秦書明矣。」 東萊呂氏曰:「戰國游說之風,蘇秦、張儀、公孫衍實倡之。秦,周人也。儀與衍,皆魏人也。故言權變辯智之士,必曰三晉兩周」 云。石林葉氏曰:「蘇秦學出於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