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2 (1700-1725).djvu/1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四百四十五卷目錄

 揚子部彙考一

  漢平帝元始一則

 揚子部彙考二

  宋仁宗景祐一則 嘉祐一則 英宗治平二則 神宗元豐一則

  金廢帝天德一則 世宗大定一則

 揚子部彙考三

  吳陸績述元自序

  宋司馬光太元經集註自序

  司馬光揚子法言集註自序

  明張榜法言纂自序

 揚子部彙考四

  漢書藝文志儒家

  隋書經籍志儒家

  唐書藝文志儒家

  宋史藝文志儒家

  宋鄭樵通志易經類

  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揚子

  馬端臨文獻通考揚子考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儒家考

 揚子部總論

  唐柳宗元揚子新注學行篇 修身篇 孝行篇

  宋程子遺書諸子

  楊時龜山文集揚雄

  朱子語錄揚子

  朱子全書諸子

  真德秀西山文集揚子

  元吳澄臨川文集揚雄

  明焦竑焦氏筆乘揚子雲始末辯

 揚子部藝文一

  揚雄傳贊        後漢班固

  與崔瑗書          張衡

  又與崔瑗書         前人

  讀元          宋司馬光

  答王深甫論揚雄書      曾鞏

  太元經記          許翰

 揚子部藝文二

  揚子          宋王安石

 揚子部紀事

 揚子部雜錄

 揚子部外編

經籍典第四百四十五卷

揚子部彙考一

平帝元始 年揚雄著太元經十卷法言十三卷

按《漢書平帝本紀》,不載。 按《揚雄傳》,「雄字子雲,蜀郡 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僑者㠯支庶初食采於 晉之揚,因氏焉。」不知伯僑周何別也,揚在河汾之間。

應劭曰:《左傳》,「霍、揚、韓、魏,皆姬姓也。」揚,今河東揚縣。

周衰,而揚氏或稱侯,號曰「揚侯。」會晉六卿爭權,韓、魏、 趙興,而范、中行、知伯弊。當是時,偪揚侯。

晉灼曰:《漢名臣奏》載張衡說曰:「晉大夫食采於揚,為揚氏食我有罪,而揚氏滅,無揚侯,有揚侯則非六卿所偪也。」師古曰:「晉說是也。」雄之自序《譜諜》,蓋為疏謬。范中行不與知伯同時滅,何得言當是時偪揚侯乎?偪,古逼也。

揚侯逃於楚巫山,因家焉。楚漢之興也,揚氏愬江上, 處巴江州。而揚季官至廬江太守。漢元鼎間,避仇復 愬江上,處㟭山之陽曰「郫。」

師古曰:「㟭山,江水所出也。山南曰陽。郫,縣名也。㟭音旻。郫音疲。

有田一廛,有宅一區,世世㠯農桑為業。自季至雄,五 世而傳一子,故雄亡,它揚於蜀。」

師古曰:「蜀諸姓楊者,皆非雄族,故言雄無它。」揚

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 為人簡易佚蕩,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清 靜亡為少耆,欲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修 廉隅㠯徼名當世。家產不過十金,乏無儋石之儲,晏 如也。自有大度,非聖哲之書不好也;非其意,雖富貴 不事也。顧嘗好辭賦,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 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㠯為式。又怪屈 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 之未嘗不流涕也。㠯為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 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迺作書,往往摭《離騷》 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諸江流,㠯弔屈原,名曰《反離騷》。 又旁《離騷》作重一篇,名曰《廣騷》。又旁《惜誦》㠯下至《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