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2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皆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而孔子之見南子,亦曰: 「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則雄於「義命豈有不盡哉!」 又云:「介甫以謂雄之仕合於孔子無不可之義,夷甫 以謂無不可者,聖人微妙之處神而不可知也。雄德 不逮聖人,強學力行,而於義命有所未盡,故於仕莽 之際不能無差。」又謂:「以《美新》考之,則投閣之事不可 謂之無也。夫孔子所謂無不可者,則孟子所謂聖之 時也。而孟子歷敘」伯夷以降,終曰「乃所願則學孔子。」 雄以為《太元賦》稱夷齊之徒,而不曰:「我異於是執太 元兮,蕩然肆志,不拘攣兮。」以二子之志足以自知而 任己者如此,則無不可者,非二子之所不可學也。在 我者不及二子,則宜有可有不可,以學孔子之無可 無不可,然後為善學孔子。此言有以寤學者,然不得 施於雄也。前世之傳者。以謂伊尹以割烹要湯。孔子 主癰疽。環,《孟子》皆斷以為非伊尹、孔子之事,蓋以 理考之,知其不然也。觀雄之所既立,故介甫以謂世 傳其投閣者妄,豈不猶《孟子》之意哉?鞏自度學每有 所進,則於雄書每有所得,介甫亦以為然,則雄之言 不幾於測之而愈深,窮之而愈遠者乎?故於雄之事 有所不通,必且求其意,況若雄處莽之際,考之於經 而不謬,質之於聖人而無疑,固不待議論而後明者 也。為告夷甫,或以為未盡,願更疏不

《太元經記》
許翰

初,予與長睿父見《古太元》於中祕書,長睿父手錄藏 之。明年,予復求之,則本已亡,長睿父以其所錄借予 而卒。予既作傳,藏長睿父書襄陵,竢見其子弟歸之。 會敵難起,城陷,而翰所傳《元經》與凡論次《周易》《春秋》 《論語》《法言》,以先附便舟適免,故《古太元》今獨予有。逮 渡江,留建業,一夕兵變火作,鬱攸被予舍,望予戟決 藩籬遯去。自悼死生未測,而書知亡矣。然亂定使人 視之,則居以反風,不焚諸物,席捲無遺,而書獨存。是 歲,建炎初元也。未幾,被召行在,以書屬家人而行。家 人九江復遇寇,而予舟焚,儀真㩦書盡亡,獨太元等 以家人奉之,力又免。去歲客分寧,邑人得予書刻之, 未卒而豫章陷,負書奔瀏陽。值亂兵入,盡棄其裝,以 書夜度大光,保平江。月餘。秋陷岳陽,游騎至平江,復 以書還分寧,刻書乃成。尚念世紛之未艾也,故屬長 老清公藏諸黃龍經。藏因念《經》之幾絕而僅存,艱虞 若此,使學者知斯文之不墜,蓋有天助。而哀予顛沛, 流離萬里,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天人之際,精感 神昭,則必有和同無間,而福祿不量者矣。「宋建炎四 年秋,洞霄隱吏許翰記。」

揚子部藝文二

《揚子》
宋·王安石

儒者陵彝此道窮,千秋止有一揚雄。當時薦口終虛 語,賦擬相如卻未工。

揚子部紀事

《西京雜記》:揚雄讀書,有人語之曰:「無為自苦,元故難 傳。」忽然不見。雄著《太元經》,夢吐鳳凰,集元之上,頃而 滅。

《後漢書張衡傳》:「衡常耽好《元經》,謂崔瑗曰:『吾觀太元, 方知子雲妙極道數,與五經相擬,非徒傳記之屬』。」 《三國志魏王肅傳》:「肅字子雍,年十八,從宋忠讀《太元》, 而更為之解。」

蜀李譔傳譔。字欽仲,梓潼涪人。五經諸子無不該覽。 著《古文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傳》《太元指歸》,皆依準 賈、馬,異於鄭、元,與王氏殊隔。初不見其所述,而意歸 多同。

《吳陸凱傳》:「黃武中,拜建武都尉,領兵,雖統軍眾,手不 釋書。好《太元論》,演其意以筮,輒驗。」

《晉書王長文傳》:「長文字德叡,著書四卷,擬《易》,名《通元 經》。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時人比之揚雄《太元》。同郡 馬秀曰:『揚雄作《太元》,惟桓譚以為必傳後世。晚遭陸 績元道,遂名長文《通元經》。未遭陸績君出耳』。」

《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子如兄子膺之,字仲慶,好讀《太 元經》,注揚雄《蜀都賦》,每云:『我欲與揚子雲周旋』。」 《隋書辛德源傳》:「祕書監牛弘以德源才學顯著,奏與 王邵同修國史。德源每於務隙撰集注《揚子法言》二 十三卷。」

《唐書劉子元傳》:「子元名知幾,嘗自比揚雄者四:雄好 雕蟲小技,老而為悔。吾幼喜詩賦,而壯不為,期以述 者自名。雄準《易》作經,當時笑之;吾作《史通》,俗以為愚。 雄著書見尤於人,作《解嘲》;吾亦作《釋蒙》。雄少為范逡